在国家继续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下,我国国民经济回升势头良好,水路运输生产总体向好。特别是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经过去年的恢复性上升,于今年1月达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在今年上半年6个月内屡创新高,这从珠三角3个亿吨大港的港口吞吐量半年数据中得到了印证。专家分析指出,虽然上半年港口生产形势好于去年,但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的滞后性,加上受铁矿石、钢材等大宗货源需求大幅减少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期下半年广东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增速预计将有所回落。
亿吨大港 全线飘红
记者从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据不完全统计,珠江航运今年上半年完成货运量1.8亿吨,同比增长15.5%。其中,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43亿吨,同比增长18%。
据广州港务局介绍,今年上半年,亿吨大港广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2.01亿吨,同比增长11.7%,集装箱吞吐量607万TEU,同比增长16.8%。与国际金融危机前的2008年同期相比,货物吞吐量增长8.1%,集装箱吞吐量增长1%,上半年港口经济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
深圳市交通运输委员会的统计快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45.78万标箱,同比增长29.42%,升幅近三成。在货物吞吐量方面,深圳港上半年达到1.07亿吨,同比增长22.03%。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为8151.2万吨,同比增长26.4%。
记者从另一个亿吨大港湛江港获悉,该港今年上半年17万吨以上到港船舶数量达154艘次,同比增长65%。
另外,汕头港集团发布的6月份数据显示,该港吞吐量完成199.2万吨,集装箱完成6.9万标箱。上半年,该港吞吐量累计完成1201.1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6%;集装箱完成40万标箱,比去年同期增长19.7%。
广州港:对内贸煤需求大
广东省对能源的需求较大,而省内的煤炭等资源相对缺乏,需要从外省大量调入,海上南北航线已经成为广东省电煤调运的最重要通道,因此上半年煤炭海运运量大幅提升,使广州港货物吞吐量大幅提升,其增速高于全省煤炭调运量平均增速。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李向明预测,今年广东省调运煤炭1.39亿吨,同比增长7.3%,其中电煤8600万吨,同比增长9.6%。从调运方式看,其中通过海运方式调入1.16亿万吨,同比增长11.0%。进口煤3500万吨,同比增长12.9%。今年下半年广东省进口煤为1600万吨,同比减少400万吨,再加上广东省内新增的350万吨煤炭需求,预计下半年对内贸煤的需求将增长750万吨,同比增长15.2%。
李向明还预测,三季度迎峰度夏期间,预计全省最高负荷需求将达7000万千瓦,四季度的亚运保供电重要时期,全省煤炭供需总体偏紧,将出现地区性、阶段性煤炭供应紧张状况。整体电力供应量增加,煤炭需求量也增加,但由于7月份以后,我国沿海地区进入台风季节,尤其是近年来极端天气呈现常态化趋势,一旦发生持续的恶劣天气,海上运输将受影响,华南地区出现阶段性煤炭供应紧张的可能性将增大,从而直接影响下半年吞吐量。
对于散货运输,虽然目前港口生产数据形势好于去年,但受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铁矿石、钢材等大宗货源需求大幅减少等不确定因素影响,预计下半年铁矿石需求量增幅后劲不足,下半年港口吞吐量增长将趋缓。进口原油和成品油继续保持增长的良好态势,液化气进口会继续呈现加速增长趋势。集装箱运输线路的整合,集装箱吞吐量会保持持续上升,但增幅有限。
广州市政府重奖航运企业,使港口货特吞吐量得到一定保证。今年3月份,广州市政府对广州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发展有突出贡献的航运公司进行表彰和奖励,奖励总额高达700万元,以加快南沙港区集装箱运输发展,确保广州港健康持续平稳发展。
专家提醒,广州港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港航企业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航运市场发展的走向,在生产形势比较稳定,运力预期增长较快的情况下,港航企业应抓住机遇加快进行运输结构的调整,科学调整发展决策,防止下半年增幅后劲不足。
深圳港:内外贸并驾齐驱
在全球经济复苏、外贸需求回暖和进出口业务明显增长的背景下,深圳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回升。上半年,深圳港三个专用集装箱码头的吞吐量分别为,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459.8万标箱,同比上升21.27%;招商局蛇口港区263.4万标箱,同比上升26.75%;赤湾港航股份293.5万标箱,同比上升36.34%。
华南中远副总经理陶卫东表示,外贸恢复性增长,是拉动深圳港口吞吐量上升的主要原因。目前外贸订单以季度订单居多,航运港口的持续增长有望维持到第三季度。
通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深圳港不再只依靠外贸单条腿“打天下”,港口企业苦练“内功”,积极开拓内贸,实现内贸外贸两条腿走路,表现在盐田国际和西部港区纷纷拓展珠三角外堆场。盐田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李冰表示,盐田港着力打造六大管控体系和信息化建设,扩大了盐田港区在深圳港的集装箱市场份额。为实现盐田港由二代港向三代港升级的发展目标,盐田港区连续开通了东莞常平、韶关的海铁联运,更将触角延伸至江西赣州、湖南株洲和长沙以及云南昆明等内陆省份。招商局国际和九龙仓自今年3月初以来,两家公司股价均上涨逾一倍。蛇口集装箱码头助理总监史海生表示,为提高港口吞吐量,他们在珠三角开拓更多的外堆场,以更好地服务客户。
专家说,如今世界经济已经开始复苏,“暖流”缓缓地向航运业传递。深圳港航业早已抛却了一年前初遇“寒流”时的恐慌,同时也没了四五年前的狂热与激进,更多的是对市场的理性分析和对行业持续发展的思考,港口开始修炼“内功”,不再单纯依靠外贸而“一统天下”,而是内外贸并驾齐驱。
湛江港:积极谋求上市
在国家发展大潮中,湛江港作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弄潮儿,正按照既定目标,打造核心竞争力,拓展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的市场生存能力和发展能力,确保了湛江港的主枢纽港地位和中西南出海主通道地位。借助钢铁和中科炼化等一批大项目选址湛江,提前谋划建设40万吨级航道,湛江港逐步摆脱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并通过强强联手,实现了湛江港的华丽转身,目前正积极谋求上市。
企业上市是湛江港集团拓展融资平台,实现资本高效运作,盘活资产的重要手段,是湛江港集团迈上新台阶,不断扩大发展规模的重要步骤。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日强表示,湛江港拟在内地主板市场上市,今年是“辅导期”又一个关键年份。湛江港紧紧围绕“抢机遇、抓建设、促管理、增效益、建和谐”的工作主线,积极拼抢市场,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港口建设,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到目前为止,湛江港集团整体战略改制已经历两个完整的财务年度,经营效益保持增长。目前已按照董事会的决策部署以及企业上市的相关要求,积极稳妥地推进企业上市工作。
下半年水运市场行情谨慎乐观
□ 罗强
上半年,我国交通运输经济保持较好运行态势,国际航运、中国沿海运输、中国港口运输生产及长江、珠江水路运输,都呈现较好的增长势头;下半年,由于全球经济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多,国内外水路运输量增速将有所放缓。
上半年,由于世界经济出现复苏迹象,各国大规模财政刺激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显著,主要发达经济体对国际商品市场的需求显现出强劲的反弹势头,尤其得益于“中国因素”带来的利好,除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起伏较大外,国际集装箱运输、国际原油运输以及中国沿海运输、中国港口运输生产都呈现较快增长态势,长江干线水路运输更是呈现快速上升势头。
下半年,从国际上看,由于存在通胀预期、贸易保护主义、欧债危机及美国经济可能出现反复等阻碍经济复苏的不确定因素,将对国际贸易量增长产生负面影响,预计国际航运市场增速将有所放缓。国际集装箱运输总体需求增速缓慢,运量将处于低位增长。国际干散货运输市场走势仍将保持震荡盘整态势。国际原油运输需求有所下降,运价水平将低于上半年。从国内看,在我国经济企稳向好态势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内煤炭需求总体呈增长态势,但由于国家节能减排力度加大,煤炭需求增速趋缓,沿海运输市场行情总体平稳。对于港口运输生产和长江水路运输来说,一方面影响世界经济复苏的因素增加,另一方面我国下半年宏观调控可能偏重于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有可能放缓,将使港口货物吞吐量趋于平稳,长江水路运输需求增速有所下降。
总之,依据刊发的这些报道分析,尽管上半年国内外水运市场明显向好,但对下半年水运走势,业内人士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