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价指数 > 珠江水运经济运行分析

国内外航运市场延续向好势头

来源:珠江航务管理局    2010-04-21 16:14:00

  运力释放 国际集装箱运价首现回调


  4月2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中国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报收于1123点,较上月下降3.9%,同比上涨36%。
  虽然处于传统淡季,但受益于全球经济恢复性回升,特别是发达国家需求缓慢恢复,全球贸易仍处上升通道。交通运输部快报显示,3月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110万TEU,同比增长13.6%,但较为充足的货源并没有给市场带来上升空间,运价却出现小幅下滑。其主要原因是,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班轮公司为了求生存,采取了撤、并航线,闲置多余运力以及减速等措施,较好地控制了运力过度增长。在需求回升的配合下,运价连续8个月恢复性上涨,初步走出了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主要航线运价基本已恢复到或接近危机前水平,特别是亚欧线运价屡创历史新高,北美线也在逐步靠近收益平衡点。受效益上升利好,班轮公司运力控制也出现松动,闲置运力开始试探性释放。据相关机构估计,截至今年3月初,全球闲置运力约104万TEU,占总集装箱运力的9.4%,较年初的150万TEU下降了近三成,运力闲置状况大为改善。据悉,4月欧洲航线整体运力还将进行调整,其中CKYH联盟将有2条欧洲线和2条地中海线重返市场。据克拉克森统计,2月份净增9.6万TEU运力,为一年来最高水平,前期运力平衡关系有所打破,市场自然选择下行。
  尽管3月份运价指数自去年7月份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反映集装箱运输市场景气度的租赁指数(HRCI),已连续4个月保持增长,3月底报收于373点,较上个月上涨4.5%,显示集装箱市场向好趋势没有改变。
  4月2日,上海出口至欧洲、地中海、美西、美东基本港市场运价分别为1917美元/TEU、1857美元/TEU、2041美元/FEU、3102美元/FEU,较上月分别下降9.3%、10%、4.5%、5%。


  煤粮需求增长引领散货市场低位回升


  3月31日,波交所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BDI)报收于2982点, 较上月上涨9%。其中,海岬型船运价指数为3301点,较上月上涨4%;巴拿马型船运价指数为3688点,较上月上涨9%;大灵便型船运价指数为2473点,与较上月上涨8%。
  由于全球经济逐步回暖,特别是新兴国家需求日益增长,近期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强劲反弹,大部分商品处于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贸易量日趋活跃,前期市场已经过充分调整,3月份,国际干散货综合运价指数延续上月回升态势,中旬最高达到3574点,较上月低点反弹了39%,随后在海岬型船运价领跌下,指数逐渐回落,但全月最终仍上涨了近一成。近期以灵便型、巴拿马型为主的中小型船舶表现十分活跃,运价远胜超大型船——海岬型船,其中灵便型船运价已创18个月来新高。这主要得益于煤炭、粮食需求比较旺盛。由于国内经济回升,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煤炭需求大幅增长。今年1-2月我国净进口煤2575万吨,比去年同期净增加2299万吨,增长了2.7倍。据伦敦MSI咨询公司预测,未来5年,中印两国的煤炭需求占全球煤炭海运增量的50%以上。近两个月来,全球煤炭最大输出港——澳大利亚纽卡斯尔港的船舶待港天数均超过15天以上,最高达到18.3天,创2008年1月以来最高水平。同时受印度可能调高铁矿石出口税率预期,中国加快进口印度铁矿石,美国小麦出口创自2008年10月份以来的出口量新高。上述因素,短期内均对中小型船运价产生较大支撑,促使中小型船舶运价上涨。但随着季节性因素、突增需求、港口拥堵等短期因素逐渐消失,运价将趋向平稳。4月9日,灵便型、巴拿马型第三季度FFA远期合约日租金分别为2.2万美元、3.6万美元,较目前现货运价下降18%、16%,呈现逐渐下降趋势,说明市场对后市仍较为谨慎。
  超大型运矿船——海岬型船运价持续低迷,运价虽然较上月有所回升,但仍处去年9月以来较低水平。3月份,印度至中国精粉矿(含铁63.5%)报价已升至172美元/吨,不但创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最高水平,而且也超出了钢企承受能力,高成本能否转移至下游,引发了市场担忧,观望情绪开始漫延,交易量回调,运价疲软。
  3月31日,与中国相关航线的铁矿石运价涨跌互现:巴西至中国运价为24.9美元/吨,较上月下降1%;澳大利亚至中国运价为10.1美元/吨,较上月增长11%。

  煤炭量价齐升 沿海运价强劲反弹


  3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沿海(散货)运价指数报收于1525点,较上月上涨22%,同比上涨31.4%。
  受需求上升及预期转好影响,在煤炭运价领涨下,3月份,沿海水运市场触底强劲反弹,运价指数大涨了二成,重新站上1500点上方,上个月下降的幅度悉数收回。沿海运价自去年底见顶下滑以来,已持续下跌了两个月,并向去年最低水平靠近。随着南方企业全面复工,以及西南旱情,水电出力不足,电厂发电量逐步上升,煤炭需求回暖,市场自然快速反弹。但反弹强度与市场预期向好有比较直接的关系。首先,4月份大秦线开始为期30天的检修,无疑对煤炭装车和货源带来不利影响。其次,经过几个月的大幅调整,国内外煤炭在价格上已相差无几,而国际煤炭价格至今仍无任何松动的迹象。再次,西南干旱不断加深,不但减少了西电东送,甚至还出现了反送电,旱情严重程度超出预期。上述三大因素,改变了市场对国内煤炭需求预期,购煤热情大为高涨。据秦皇岛煤炭网数据显示,3月份,我国最大的煤炭发运港——秦皇岛港完成煤炭发运量1842万吨,比2月份多完成330万吨,环比增长21.8%。由于前期市场不好,一些船舶参与远洋运输,当前需求突现,国内运力稍现紧张,运价快速反弹,呈现量价齐升行情,特别是上月超跌的秦皇岛至上海航线猛涨近五成。3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煤炭运价指数1820点,较上月大涨40%。其中,秦皇岛到广州、上海煤炭运价分别为65元/吨,53元/吨,较上月分别增长8%和47%。
  据海关统计,3月份,我国铁矿石进口5901万吨,高出上月963万吨,同比增长13.3%。受铁矿石高位进口利好影响,二程矿船运价止跌回升。3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金属矿石运价指数报收于1172点,较上月上涨2.9 %。
  受煤炭船舶运力紧缺传导,沿海粮食运价暴涨。3月31日,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粮食运价指数报收于800点,较上月上涨53%。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