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要闻

海事蓝守望流动中国年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5-02-05 08:08:42

跨过琼州海峡向南,港口、渡口、码头、涉水景区……在海南,一抹海事蓝相伴,勾勒出生动的水上中国年美丽图景。

连续8天的全天候用心保障、192小时的不间断贴心服务,客滚运输船舶人船“一对一”全程式随船监管,执法资源高效调度、执法力量精准投放,问题隐患及时发现、妥善处置……海南海事人全力以赴保障辖区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画好每一个“安全福”,守好又一个平安年。

春节假期,海南辖区共保障3.1万艘次船舶和296.1万吨货物安全进出港,安全运送190.5万人次旅客水上出行;共派出现场执法人员135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44辆次,开展巡航执法检查44次,巡航里程764海里。

守望琼州海峡一湾坦途

每年除夕守望以舟作桥的琼州海峡,今年对于海口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一级主办谢延义来说,有些不一样。

“海峡交管,客滚船‘铜鼓岭’轮申请离泊,从秀英港开往海安新港。”高频电话里传来一艘客滚船的报告声,谢延义紧盯屏幕,迅速回应,“‘铜鼓岭’轮,交管中心收到,请跟随‘五指山’轮出港,目前航道有船进港,请注意主动联系避让。”

这是谢延义坚守在琼州海峡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的第25个春节。

“义哥,今年又是你啊,家里人没意见吗?”同事小张笑着问道,谢延义微微一笑:“习惯了,家里人也都理解。咱们干的就是这份工作,得对得起这份责任。”

25年来,每逢除夕谢延义总是坚守在岗位上,密切关注着琼州海峡的每一艘船舶。

与谢延义一样坚守的交管人,还有海口海事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三级主办袁杰,这是他在值班室度过的第六个除夕。提前半小时到达值班室,查看天气状况,对辖区码头、锚地、水工等重点水域开展电子巡航,通过智慧海事系统密切关注客滚运输情况……一切准备就绪,袁杰开启了除夕值守工作。

让袁杰最为关注的是今年琼州海峡新添的两艘平板驳船——“绿源一号”和“绿源二号”。春运期间,两艘专门载运新能源车辆的平板驳船受到过海群众的好评。

“请你船提前与东行船协调避让,注意安全!”这种类似的安全提醒,袁杰一天要说几百上千遍,每当电话铃声响起,他紧绷的神经又加紧一分。一次次预警信息的发布,“点对点”提醒船舶安全航行,是海事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而智慧海事监管与服务,让人车货便捷过海有了新体验。

当手机里传来新年倒计时声音时,自当天16时开始已连续8个小时紧盯屏幕的袁杰站起来,活动一下身体,轻声对自己说了一声“新年快乐”,也祝每一位旅客新年快乐。

琼州海峡客滚船航线是进出海南岛的海上民生线。今年,海南海事局按照交通运输部和部海事局的部署,把守护战线从大屏前、码头上推至第一线,实现所有执法人员春节假期全天候不间断随船监管护航。春节期间预计共派出客滚运输随船监管人员212人次,保障琼州海峡安全运送旅客98.5万人次、运输车辆23.5万辆次,客滚船安全航行2176航次。

热情服务“不打烊”

这个春节,来三亚玩海,依然是众多岛内外游客的选择。辖区点多、线长、面广,叠加春节水上客流高峰,给海事安全保障与服务工作带来大考。三亚海事局举全局之力,为出行旅客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流动中国年保驾护航。

据了解,整个三亚辖区目前共有海事执法人员35名,辖区内拥有热门水上旅游景区9个,海岸线452.5公里,平均每名执法人员肩负着13公里岸线水上安全保障任务。

正月初三9时30分,在三亚海事局指挥中心监控系统一组正对着三亚河口的监控画面上,繁忙的出海游艇,犹如一大片白色海鸥汇聚成一道S队形,向海天一体处延伸开去。

今年春节,三亚辖区共有466艘涉客船舶参与运营。整个假期,三亚辖区游艇开航21132艘次,接待出海游玩旅客13.4万人次。仅除夕至初三高峰时段,蜈支洲岛、分界洲岛、西岛三个热门景区游客量日均达到3.8万余人次。

“为了做好海上旅游保障工作,我们执法力量下沉一线,做好安全监管和警示警戒工作,向三亚河口等交通密集水域派出海巡艇,每天疏导1400余艘船舶顺畅进出河口。”三亚海事局三亚港区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袁智鹏已连续15个春节坚守在一线。

据了解, 为了加强蜈支洲岛等三个重点涉客旅游运输航线监管,海事部门对三个陆岛运输航线实施驻点监管,每天确保60%执法人员下沉一线,保障涉客旅游运输安全。

陵水海事处的陈道文就是参与驻点的一位海事“老兵”。

1月28日,陈道文和同事早早就来到分界洲岛驻点监管,第一时间查看天气预报是否符合专线船舶开航条件,随后对陆岛运输客船进行现场抽查和随船监管,对岛上海上娱乐小艇进行抽查……“一天下来,船员和旅客可能疲惫了,但我们更得打起十二分精神!”到了晚上,陈道文继续对夜航船舶进行随船监管,直到最后一班船在21时15分靠好码头后,他才和同事放心离开。

这个年,为了让游客们在三亚能尽享游艇游,海事部门节前就开展了水上交通安全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运用智慧海事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无人机巡航等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游艇的全航程实时管控和精准执法。

海上密密麻麻的游艇在穿梭,如何防止“亲密接触”?

“我们抓住重点水域,精准施策。在三亚河口交通密集水域实施联合调度与单项通航要求,在三亚情人湾等游艇活动聚集区则实行动静态分离,全力避免拥堵与防碰撞。”三亚海事局副局长吴一亮介绍。

此外,海事部门还加强与气象、海洋等部门联动,建立完善信息共享平台,提前预警恶劣天气和海况变化,为游艇运营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守护能源运输“最后一公里”

“‘海洋石油301’已进入电子报告区,申请靠泊!”“‘百洋22’作业完毕,申请离泊!”2月2日,洋浦海事局指挥中心值班员蒙文举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一艘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进港。

春节期间,海事部门用专业与温度护航辖区重点能源物资运输安全、高效,为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添足“底气”。

儋州洋浦经济开发区,是海南岛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及重要化工品存储和转运节点。春节期间,洋浦海事局为这里的重点物资运输船舶开通“直进直靠、直离直出”绿色通道,落实优先审批、优先锚泊、优先引航、优先靠离泊“四优”保障措施,实现了船舶进出港“零待时、秒办理”。

“此外,我们洋浦海事指挥中心还利用‘智慧洋浦’船舶交通管理辅助系统,搭建起高效的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了港口调度、船舶和代理、引航机构、海事、气象预报部门等多方信息互通共享,方便船方根据信息提前做好相应准备。”蒙文举说。

“春节前夕,海事部门就提前和我们沟通,了解运输船的靠离泊计划及装载货物种类,并制定了针对性保障方案,非常贴心!”在洋浦LNG接收站码头,企业负责人易燃指着一艘满载起航的LNG船感叹道。

除了洋浦港,海南东方港区内的重点物资船舶同样得以高效、有序装卸。八所海事部门采用“船艇巡航+电子巡查”双线模式提前确保通航水域畅通,利用“海巡船+CCTV监控系统+智慧海事系统”实现综合感知,对港区、锚地和航道等重点水域进行全天候不间断巡视等,确保货物各个环节运输安全。

“实施护航警戒时,我们以重点船舶为中心,划定前后1海里、左右约250米警戒区,全力保障能源和民生物资通道安全畅通。”八所海事局指挥中心主任李雪松介绍道。

据统计,春节期间,海南辖区预计共安全保障成品油、LNG、电煤等重点物资运输船舶29艘次,物资累计达29.4万吨,同比增长162.4%。

这个春节,海南海事人以不变的初心诠释责任担当,用智慧和坚守为人民群众水上出行保驾护航,用科学和高效为物资保障增添了动力。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