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2024年在线访谈>救捞再添旗舰!“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相关情况介绍

救捞再添旗舰!“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相关情况介绍

——访部救助打捞局   局长 王雷


部救助打捞局
局长 王雷

主题: 救捞再添旗舰!“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相关情况介绍
时间: 2024年04月23日上午 09:30
嘉宾: 部救助打捞局
局长 王雷
简介: 近期,我国研发设计建造的主尺度最大、综合救助能力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的新一代救助旗舰“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我国海上救助力量,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介绍“南海救103”轮的相关情况,并与大家交流我国南部海域应急救助力量情况。
查看留言
【主持人】     2024-04-23  09:30

近期,我国研发设计建造的主尺度最大、综合救助能力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的新一代救助旗舰“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大大增强了我国海上救助力量,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雷介绍“南海救103”轮的相关情况,并与大家交流我国南部海域应急救助力量情况。王局长,您好!

【王  雷】     2024-04-23  09:31

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     2024-04-23  09:32

王局长,我们了解到“南海救103”轮已于近期正式投入使用了,请您介绍一下“南海救103”轮的基本情况,为什么说它是救捞海上新旗舰?

【王  雷】     2024-04-23  09:33

“南海救103”轮总长136.9米,型宽26.7米,型深11米,设计吃水6.5米,系柱拖力350吨,配备DP3动力定位系统、全海深多波束和单波束探测系统,可搭载大、中型救助直升机,可搭载6000米自主式无缆潜航器和深海拖曳系统。该船在主尺度选择、海上起重能力、动力定位能力、推进方式等方面均与当今国际上优秀船型相当,在海上拖带能力、深水探测能力方面均超过当今国际上优秀船型,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是我国迄今为止研发设计建造的主尺度最大、综合救助能力最强、科技含量最高的新一代救助旗舰。具体表现在:

一是性能优越。该船设置了前倾式球鼻艏型船首,巡洋舰式船尾,主推进采用柴-电混合推进系统。同时配备双固定导管可调螺距螺旋桨,双悬挂式流线型襟翼舵,航速可达17.5节,具有优越的快速性能。首尾部设置的管隧式推进器,以及首部的伸缩式推进器,保证了船舶三级动力定位能力,具有优秀的操纵性能。

二是适应性强。该船续航力达16000海里,自持力达90天,在蒲氏12级风力条件下可安全航行。同时,该船配置了1对收放式减摇鳍、1套可控被动式减摇水舱,极大提高了船舶深远海的适航性,在高速航行、低速巡航和值守待命的救助作业全过程均具备优越的耐波性能。

三是人员搜寻和应急抢险救助功能强大。该船配备无人艇、救助艇、救生筏/圈/网/吊篮等专业救生设备,可搭载获救人员200人,可完全胜任深远海人命救助需求。该船还配备有封舱设备、万向堵漏板、排水泵、水下焊接和切割机,可满足海上突发海损或遇难舰船的应急抢险救助作业需求。

四是船舶救助拖带、起吊作业能力卓越。该船主甲板尾部设有尾滚筒,配置1台500吨拖缆机及配套的鲨鱼钳、挡缆桩、艉滚筒和挡销等,具备对海损或遇险的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大型/超大型运输船舶的救助拖曳能力。主甲板配置1台具有升沉补偿功能的250吨大型起重机和1台350吨海上起重A字架等设备,能够轻松胜任水下救助打捞作业的要求。

五是支持海空立体搜寻救助。该船配备大型直升机机库、大型直升机起降平台以及相应的直升机助降系统,可适应多种直升机机型入库停放,并配备加油、充电等附属设施,可执行海空立体救助及联合巡航作业。

六是对外消防灭火及应急补给能力优秀。该船对外消防灭火作业能力优秀,配置有4台对外消防水炮设备,可达到二级对外消防灭火作业能力,能扑灭受灾遇险舰船或海洋工程设施的大火级火灾。同时可完成应急物资的供给,对遇险船舶供给油水、电力、甲板物资等。

七是拓展功能丰富。该船配备1套全海深多波束探测系统,设置2个ROV(水下机器人)专用舱室和6000米/3000米级ROV工作站各1套,并搭载6000米级TAUV(拖曳式潜航器)/AUV(自主式无缆潜航器)系统。

【主持人】     2024-04-23  09:41

王局长,南海救103”轮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深远海大功率多功能综合救助船,建造背后有没有故事可以分享一下?

【王  雷】     2024-04-23  09:42

73年前,适逢建国初期,由于多年战争,在我国主要江河和沿海港口留下了大批沉船沉物。疏通航道、恢复通航,修复沉船、增加动力,促进国民经济恢复迫在眉睫,中国救捞就此孕育而生。创立初期,中国救捞只有120名职工、1艘125千瓦的“盘山”小拖轮和10余艘小型打捞工程驳船。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下,在交通运输部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随着经济社会和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救捞队伍不断成长壮大,救助船舶也从120千瓦到1940千瓦到4000千瓦到8000千瓦到14000千瓦再到当前“南海救103”轮——我国乃至全球最先进的海洋救助船。

在经过同新中国同呼吸、共命运,历经70多年的发展,如今,中国救捞已初步建成全方位覆盖、高海况运行、配置科学、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海空立体救捞网络,救捞整体发展水平和综合能力位居世界前列。74艘救助船、143艘打捞工作船舶、20架救助直升机、23个救助基地、19支应急队伍动态待命,力求危难关头、紧急时刻,冲得上去、救得下来,潜得下去、捞得起来。截至2024年3月底,中国救捞共执行救助任务超过2.4万起,救助海上遇险人员8.6万余名,救助遇险船舶5560艘,成功打捞沉船1842艘。

而在救捞装备发展的过程中,倾注了一代又一代救捞人“把生的希望送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的无私奉献。

船舶建造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而建造升级版的14000千瓦大型巡航救助船,不仅要创新谋划好主动力装置、科技设备、船舶结构等关键环节,还要实现指挥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监控系统等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突破。为挖掘救捞旗舰的最大潜能,南海救助局派出6名技术业务骨干组成现场监造组从驻厂到离厂,一干就是1100多天。

船型总体设计是一个多参数优化的过程。各参数之间经常相互影响,有些甚至相互矛盾。尤其是一些新技术的应用,监造组成员也相对陌生。比如,无人艇涉及到通信传输、环境感知、数据融合、运动控制、人机交互等多个专业领域,大家就一起学习探讨,充分考虑目标船型各种救助作业特性,循环优化设计,最终打造出海上“变形金刚”。

此外,“南海救103”轮在建造过程中,恰逢新冠肺炎疫情,参建各方克服了原材料价格飙升、境外设备及人员进关受限、数亿工程款融资垫付等重重困难,专项攻克了国内罕有的实船短路电流试验、业内最大的500吨拖缆机安装及系柱拖力试验、万米多波束深海扫测、岸船/船舰/船机互联的陆海空天指挥系统等十数项重大难关,南海救助局派驻的监造组疫情期间最长单次驻场时间达99天,吃住都在一线,充分体现了救捞人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在整个建造过程中,参建人员没有出现一例安全事故,没有出现一例疫情扩散事故。这艘船舶凝聚了南海救助局、船厂、船级社、设计院,以及产品厂等相关方共同的心血,是各方以实际行动助力建设交通强国和海洋强国的重大成果。

【主持人】     2024-04-23  09:49

请您介绍一下目前救捞系统在南部海域的救助力量的部署情况。

【王  雷】     2024-04-23  09:50

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是交通运输部部署在我国南部海域的海上专业救助力量,设有南海第一救助飞行队、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救助船队、救助保障中心、广州救助基地(应急救助队)、汕头救助基地、深圳救助基地、湛江救助基地(阳江海上救助站)、北海救助基地、海口救助基地、三亚救助基地、三沙海上救助中心等12个所属机构。拥有各类救助船艇25艘,其中9000千瓦以上海洋救助船10艘,6000千瓦海洋救助船1艘,近海快速救助船4艘,基地工作船艇10艘,分别部署在珠江口、琼州海峡、西沙、南沙等重点海域的动态待命点值守。拥有救助航空器5架,其中EC225型救助直升机2架,S-76D型救助直升机3架,分别部署在珠海、三亚、南沙3个救助飞机值班站点值守。配有9支应急救助队配备相关潜水装备,可执行近海海域50米以浅的空气潜水任务。已形成空中、水面、水下三位一体的救助力量体系,具备反应迅速、处置高效的综合应急救助能力。此外,南海救助局还配备了6000米级深海搜寻扫测设备等水下搜寻装备,进一步提升了南部海域水下搜寻能力。

【主持人】     2024-04-23  09:53

王局长,南海救103”轮正式投入使用,对加强我国南部海域应急救助能力的提升有什么意义?

【王  雷】     2024-04-23  09:54

中国南海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全球每年约有50%的商船航经南海。这里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海上能源通道,也是重要渔场。然而南海海况和气象条件复杂多变,平均水深达到1200米,最大深度超过5500米,是我国近海中面积最大、水深最深的海域,特别是南沙海域常年气象条件差,航行风险较高,专业深远海救助力量的入驻值守就显得更为重要。

“南海救103”轮的建造是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关于“大型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等新型装备”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有关“加强远洋深海极地救援能力建设”等内容的重要举措,填补了我国深远海综合搜救能力的空白。该轮的正式投入使用,将有效处置应对各类海上突发事件,执行深远海遇险船舶、航空器搜寻救援等任务,为南海海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等提供安全和服务保障;参与全球海上搜救和国际救援行动,维护我国海上运输通道安全,对于保障我国南海海域海上人命安全和海上物流链供应链通畅具有重要意义。“南海救103”轮作为交通救捞新旗舰,将为南海海域提供有效人道主义公共产品,守护南海航路的畅通,保障海上交通安全,服务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展现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发挥重要作用。

【主持人】     2024-04-23  09:59

王局长,请简单介绍一下近年来救捞系统在南沙值守的情况。

【王  雷】     2024-04-23  10:00

按照党中央的总体部署,在交通运输部党组的坚强领导下,在驻地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的统筹安排下,2018年7月27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派遣“南海救115”轮进驻南沙岛礁值守;2019年1月29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三沙海上救助中心在南沙永暑礁正式挂牌;2022年6月26日,交通运输部南海救助局派遣救助直升机进驻南沙渚碧礁值守,交通运输部南海第二救助飞行队正式挂牌,标志着南沙海域立体救助能力初步形成。

自救助船舶、救助直升机进驻以来,交通救捞力量在南沙海域部署1艘9000千瓦级大功率海洋救助船、1架中型救助直升机及1支驻船潜水救助分队开展常态化值守工作。专业救捞力量进驻南沙值守,将救助值守区域向南推进近500海里。2019年7月30日,时任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例行记者会上答记者问时表示,海上人命关天,救助不应缺位,中方正以实际行动践行承诺,造福各国人民,这其实也是交通救捞的初心和使命。

进驻5年多来(截至24年3月底)交通救捞力量共进行23批次值班船舶轮换及7批次救助直升机轮换,共有693人次奔赴祖国南端南沙岛礁执行应急救助值守任务。5年多来,专业救助力量共执行救助任务91起,出动救助船舶62艘次,救助直升45架次,驻船应急分队84队次,成功救助遇险人员408名,遇险船舶20艘,获救财产价值逾22.17亿元。此外,还圆满完成海上训练、水下清障等专项任务46起,有力保障南沙海域海上人命、环境、财产安全。

【主持人】     2024-04-23  10:10

非常感谢王局长的详细介绍,让我们了解到“南海救103”轮和我国南部海域应急救助力量情况。感谢各位网友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政府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