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行政执法工作面广量大,一头连着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直接关系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法治的信心。”近年来,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持续提升执法质效。安徽在探索实践中创新提出“交通执法123新模式”,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金良,请他为我们全面介绍安徽新模式的有关情况。金局长,您好!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交通运输部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
金局长,首先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安徽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提出的“交通执法123新模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树立辩证思维和全局观念,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法治保障人民安居乐业”。2022年,安徽省委明确提出“一改两为”(即改进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的具体要求。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在总结好经验、固化好做法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交通执法123新模式”,将交通综合执法机构打造成忠诚担当的战斗单元、行业治理的最优单位、执法为民的最美窗口、护航发展的前沿阵地,为交通强国安徽篇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刚才您在介绍新模式中提到了“党建引领”作为123新模式的“1”,能不能请金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这方面工作的开展情况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法治工作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工作,也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工作。”我们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始终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交通执法工作更深更实体现政治要求。
一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把讲政治的要求落实到各项执法业务中,全面宣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创新推行“两阶段、双随机”理论学习法(即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分为“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两个阶段,集中研讨实行“随机点人+随机点题”),打破单一固化、大水漫灌的学习方式,实现量体裁衣、精准滴灌,让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入脑入心,建立健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长效机制。我们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宪法、民法典等作为执法人员学习教育培训的重点,采取集中学习、专题研讨、专题讲座、网络教育、旁听庭审、录制微视频、撰写论文等形式广泛深入学习,不断提升综合执法队伍的政治素养、法治思维和业务能力。
二是开展党建执法品牌创建。按照“一支部一品牌”创建要求,全力打造“1+N”安徽交通执法品牌矩阵,形成省交通执法局“政治引领、执法主业、质效提升、数智赋能”1个主品牌和若干个彰显政治建队、突显执法价值、体现地域特色的子品牌,实现品牌创建有内涵、支部建设有载体、党建引领有成效、业务发展有跨越。其中,六安支队“路安先锋”、淮南支队“声入人心 执法为民”、淮北支队“交相徽映 执法为民”等党建品牌荣获所在市直机关“十佳党建品牌”称号,123模式下的党建品牌创建呈现点上出彩、全面开花的良好局面。
三是夯实基层党支部基础。大力实施“党支部建在大队上、党小组建在中队上”,推动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转化为凝聚力和战斗力。广泛开展“政治功能强、支部班子强、党员队伍强、作用发挥强”党支部创建,战斗堡垒不断夯实。印发基层党组织履职清单、党支部工作负面清单,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深入实施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和“双争一创”行动,通过开展支部共建、党建联盟等活动,突出“忠专实”“勤正廉”,选树一批党员先锋队和党员示范岗,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省高速路政支队合安大队入选省直机关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示范库和全省基层党建工作“领航”计划培育库,并入选了全省“一支部一品牌”优秀案例。
我相信党建引领下的交通执法工作一定取得了很大的成效,那么,能不能请金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安徽交通执法在统筹执法力度和温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深化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我省坚持重实践与求实效相结合,在严格规范上下功夫体现执法力度,在公正文明上做文章彰显执法温度,积极探索行业治理新路径,推动安徽交通执法提质提效。
一是坚持严格执法。改革以后,交通执法从单一执法向综合执法转变,各级执法机构和执法人员以综合执法事项清单为基础,全面依法履职尽责。聚焦工程质量安全、安全生产、“两客一危一货”、水路运输等重点领域,组织开展“利剑”“亮剑”“护航”等系列执法行动,依法严厉查处各类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行业安全平稳有序运行。
二是坚持规范执法。全面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编写交通运输执法实务系列丛书,定期公布指导性案例,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等制度40余项,指导执法人员牢固树立法治意识、程序意识、证据意识,严格按照权限、规则、程序开展执法工作。定期开展全省执法运行情况分析,通过数据的聚类、分析、碰撞和对比,追根溯源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及时补齐管理漏洞或短板。常态化开展案卷评查,提升案件办理规范化水平。
三是坚持公正执法。创新推出“轻微免罚”“承诺轻罚”制度,研究出台“学法免罚”制度,努力做到宽严相济、法理相融。截至目前,累计办理轻微免罚、承诺轻罚案件7000余件,减免罚款1000余万元。建立裁量权基准动态调整机制,细化量化裁量标准并嵌入执法系统,实现行政处罚零裁量、网上办案全覆盖,做到同案同罚、不偏不倚、不枉不纵。制定交通运输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指引,建立案件移送、案情通报、信息共享等工作机制。
四是坚持文明执法。大力推行准军事化管理,抓管理、强素质、正行风、树形象,塑造一支“政治坚定、素质过硬、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高效廉洁”的执法铁军。出台说理式执法工作指引,坚持执法普法一体推进,综合运用说服教育、劝导示范、指导约谈等多种方式,教育引导相对人自觉守法。运用“安徽交通执法”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开展精准普法,发布信息6186篇、阅读量2000万。率先推行执法回访制度,深入企业开展点对点对接、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帮扶,累计回访企业4800余家,满意率100%。建立实行行风监督员制度,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执法机构全覆盖。坚持即收即查即办,及时受理并回复12328监督电话、省长信箱、交通民声回应、网站留言咨询、群众来信来访、网上信访等渠道反映的执法不规范不文明问题,注重从共性问题分析研究推进建章立制,努力做到“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两度执法”的目的是为更好的“三为服务”,让交通执法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请金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三为服务”采取了哪些举措呢?
我们把“三为服务”作为执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从大局处着眼、从细微处着手,找准找实切入点、着力点,在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为交通护好航中彰显担当作为。
一是倾心为民办实事。连续3年制定实施《便民利企措施清单》,用行动践行民呼我为。建成执法便民服务站340个、工会驿站58个、司机之家34个、船员驿站11个,擦亮服务“小窗口”,做好便民“大文章”。研发案件远程自助办,畅通线上办理渠道,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创设“司乘纠纷调解中心”“失物招领平台”等服务品牌,常态举行基层站所开放日、大队长接待日、角色互换体验日等活动,源头治理、双向互动、帮扶共治的“枫桥式”执法站所见行见效。建立联系司机(船员)制度,关心关爱货车、出租车、网约车、船员等从业人员,帮助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二是热心为企优环境。制定执法检查工作指引,与行业管理服务中心签订协议,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做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建立联系企业制度,深入联系企业走访调研、听取意见,积极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合规指导、信息引导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实施“三书同达”(即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告知书、行政合规建议书)制度,指导市场主体合规经营。开展涉企行政合规指导试点,推动建立“事前指导体检、事中执法检查、事后提升闭环”全过程指导机制。建立“哨位”企业制度,加强对涉企检查的跟踪监测和逆向反馈。我们还将开展道路运输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企业违法记录、风险程度等进行评估,按月公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实施差异化执法监管。
三是潜心为交通护好航。加强工程质量执法监管,工程建设案件实现省市全覆盖。积极参加雨雪冰冻、洪涝台风、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抢险救灾,在关键时刻迎难而上、担当作为。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执法协作机制,联合制定长三角违法行为认定处理指导意见、高频处罚事项裁量基准等制度规范10余项,成功举办首届长三角区域执法协作应急演练。搭建皖豫、皖鄂、皖赣执法协作平台,组织召开皖鄂豫三省十市、皖赣鄂三省三市等执法联席会议,全力服务新时代中部地区崛起。
近年来,安徽在深化“四基四化”建设、夯实基层基础方面,有哪些好的经验做法?
安徽省认真贯彻落实交通运输部大抓基层的要求,把“四基四化”建设作为交通执法事业长远发展的固本之策,持续推动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障下倾,不断夯实交通执法根基。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常态开展执法领域突出问题查纠整改,接续实施执法质量效能提升三年行动,选优培强“151”执法领军人才,连续举办三届全省执法技能大赛,积极探索与属地高校合作共建,“线上+线下”培训全员覆盖,加快培养一专多能的执法人才。先行探索基层大队长论坛,2名大队长获部通报表扬,努力以“头雁领飞”带动“雁阵齐飞”。二是强化站所建设。印发执法外观标识和内业标准应用规范,鼓励推广一站多能建设模式,因地建设“五小工程”。印发综合执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三年安排省级补助资金3400万元,形成以奖代补撬动、专项资金保障的长效机制。三是健全执法制度。制定高频执法事项规范指引、执法错题本等办案制度9项,推出免罚轻罚、三书同达等特色制度5项,建立执法监督、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监督制度4项,编制站所内部制度规范文本16项,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
科技赋能、数智执法是行政执法未来的方向,更是提升执法质效的关键一招,前面听您介绍品牌时也提到了“数智”,我们了解到安徽在执法信息化做了大量的工作,更有不少亮点,您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下这方面的工作吗?
我省始终把科技执法作为方向,积极将交通执法工作与科技应用深度融合,运用一体化平台、大数据、区块链等智能化手段,破难题、优服务、增效率,数智执法质效加速显现。
一是加强数智执法总体设计。印发《安徽省交通运输一体化数智执法总体设计》《安徽省交通运输执法信息化建设指南》《安徽省交通运输执法协同指挥体系建设指南》,推进构建“制度规范一体发展、人员素质显著提升、装备设施数字感知、执法要素充分共享、区域执法在线协同、执法服务便捷高效、技术应用创新活跃”的数智执法体系。
二是建成“阳光”执法平台。采取“省级统建、市县应用”,建成部省共建综合执法系统2.0版,先后与12个行业内外系统平台完成数据对接,实现执法案件全程网办、裁量标准自动生成、罚款缴纳扫码支付、违法失信线上留痕,执法数据融通共享。积极谋划数智执法场景应用,推进一码通、阳光检、证据通等12个执法场景建设,逐步形成前端感知、智慧分析、精准调度的一体化执法监管系统。
三是深入推进科技治超。按照交通运输部统一部署,在全省开展治超非现场执法试点,建成治超站点654个,接入率、联网率均达98%以上,车辆定位跟踪、以图识车、北斗自动检测以及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得到广泛运用。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办理非现场案件10.8万件。淮北市科技治超创新做法被国务院推进政府转变和“放管服”协调小组办公室作为典型案例在全国推广。
下一步,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监督局在深入推行123执法新模式方面有什么打算?
推进交通执法123新模式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克难奋进,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交通运输综合执法工作取得新成效、迈上新台阶。下一步,我们将在党建引领上用心思,在两度执法上下功夫,在三为服务上做文章,拿出一批实招、硬招、新招,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为企业减负增效,让执法温度可见、可感、可触、可及。一是持续释放党建品牌效应。加强政治建设,激发基层党支部在抓党建促业务的战斗堡垒作用,在党建引领上做到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同频共振。二是持续提升执法办案质量。严格执行执法检查计划,深化“综合查一次”改革,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助力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完善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制度,加强重点领域执法办案,做到该宽则宽、当严则严。三是持续提升法治惠民实效。研究推出一批便民利企新举措,扩大轻微免罚、承诺轻罚清单范围,支持物流业降本增效。推广六安百洋铺超限超载检测站“交通驿站”经验做法,统筹推进普通国省干线服务区、停车场、基层执法站所等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更好服务货车司机。推动“枫桥经验”与执法工作有机结合,打造“枫桥式”执法站所。四是持续推进执法数智化转型。加快推进安徽省交通运输综合执法一体化数智应用升级改造,加强智能执法装备配备,建设交通运输执法协同指挥调度体系,打造数智执法3.0版。
谢谢金局长!通过金局长的详细介绍与解答,相信大家对安徽交通执法123新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感谢金局长做客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支持与关注,下期再见!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