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关注交通运输部在线访谈栏目。本期访谈我们邀请到了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王增贤,请他就“推动交旅融合发展,打造福建滨海风景道”与大家进行交流。王副厅长您好!
主持人好,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在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在线访谈栏目与大家交流。
我们了解到,2021年12月8日,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正式印发了《福建省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规划建设实施方案》。请您介绍下《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向好,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消费升级趋势明显,旅游成为人民群众新的消费重点。快速发展的交通网络为旅游带来了便利,交通运输品质的不断提升,加速了人们旅游方式的深刻变革,带来旅行观念的变化,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中共中央国务院陆续发布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国家有关部门也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要求各相关部门深化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加快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基础设施网络。2021年5月31日,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各设区市人民政府、各相关责任单位共同推进沿海岸线建设滨海风景道,打造一批休闲游憩相宜的美丽海湾。
在此背景下,我省组织开展滨海风景道建设,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推进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建设全域生态旅游省的重要抓手。
请问王副厅长,福建省打造滨海风景道有哪些基础和优势?
我认为主要有三点。一是旅游资源富集独特。国道G228线滨海而行,福建省境内里程达1250公里,由北往南依次经过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6个滨海城市,连接29个县(市、区)、116个镇街(含12个特色小镇),辐射50个美丽乡村、176个3A级以上旅游景区(点)、1500多个大小不一的岛屿。沿线人文景观荟萃,畲族文化、茶文化、船政文化、妈祖文化、海丝文化、宋元泉州文化等多元文化交融碰撞,同时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等,具有极高的观赏和游览价值。
二是旅游行业蓬勃发展。在经济不断增长的同时,福建旅游业也取得快速发展。考虑到近两年受疫情影响,我们以2019年为例,全年接待入境游客958.28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02.43亿美元;接待国内旅游人数52697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7393亿元。尤其是在收入水平提升、假期增多以及服务设施逐步完善的情况下,自驾游比例逐年攀升,目前已占到旅游业的60%左右,为滨海风景道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需求支撑。
三是交通条件日益完善。经过多年建设,福建沿海已形成布局完善、互联互通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机场方面,福州长乐、厦门高崎、泉州晋江3个机场协同发展;铁路方面,建成温福、福厦、厦深等铁路,开工建设福厦高铁;公路方面,G228与沈海高速、宁东高速及G104、G324、G355等共同形成提供差异化服务、功能互补的沿海复合型公路走廊。此外,在合福、向莆、龙厦等铁路和福银、京台、宁光、厦蓉等高速公路的共同作用下,沿海城市对内陆山区的辐射作用不断加强。
下面请您谈谈这条滨海风景道建设在顶层设计上有哪些考虑。
滨海风景道建设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交通建设、旅游文化融合、消费服务设施、用林用地等方方面,需要顶层通盘考量,需要各方力量来共同打造这个品牌。目前顶层设计上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坚持系统布局、融合发展。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等原则,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全局性谋划,促进交通与沿线特色产业、旅游资源、景观文化的深度融合,建设具有交通、生态、旅游、消费等复合型功能的交通旅游服务设施,提升交通设施的旅游服务能力,打造特色鲜明的福建“交通+旅游”新产品和新业态。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绿色发展。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养护、运营全过程,立足实际需求,结合不同路段的功能定位和特点,合理选用技术标准。践行绿色发展理念,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等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尽量保持原生态,避免大填大挖,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三是坚持数字赋能、创新发展。加大交通信息技术运用,推进数字赋能旅游发展,方便游客获取交通、景点、服务设施、地理、文化等信息,为游客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旅游服务体验,丰富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进一步激发旅游消费潜力,助力旅游高质量发展。
王副厅长,请问本次滨海风景道建设要达到哪些目标?
按照“全线统一规划、优先保障贯通、交旅深度融合”的原则,“十四五”期,在重点推进国道G228线全线贯通基础上,通过完善沿线服务区、停车区、观景台、标识标牌标线、绿化景观等交通旅游服务体系,打造以“东南海韵、魅力闽道”为宣传品牌、交通运输与旅游深度融合、有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滨海风景道。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三方面目标。一是建设国内一流品质的旅游风景道。以全域、全景、全线展示福建滨海“山海兼备”的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人文魅力,丰富蓝色海丝、绿色休闲、红色文化三大旅游内涵,强化地域性、场景性和文化性,形成一批休闲游憩相宜的美丽海湾。二是打造滨海全域旅游知名品牌。构建从滨海向内陆延伸,立体化、网络化、覆盖滨海全域的风景道体系,打造视域景观优美、配套体系完善、沿线体验丰富、旅游业态创新的线性旅游空间。三是构建海上产融发展示范带。积极发展自驾旅游、滨海旅游、乡村旅游、农业创业园、海丝旅游、海上运动、海上邮轮、海洋牧场等新产品新业态,构建“交产文旅”多元融合、“山海城村”协同发展的示范带。
请您详细介绍下福建省滨海风景道的主要实施内容。
好的,主持人。我省滨海风景道项目匡算总投资约430亿元,其中“十四五”期间计划完成投资380亿元,“十五五”初期计划完成投资50亿元。
主要实施内容有四方面:一是加快建设步伐,实现全线贯通。加快国道G228线待贯通368公里路段建设,除部分地形地质条件特别复杂路段外,原则上采用二级及以上公路标准实施,确保“十四五”末我省境内国道G228线全线贯通且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90%。同时,推进实施沿线排水系统整治、集镇整治、路面改造、危桥改造等工程,全面提升建设养护管理水平。
二是推进示范创建,强化交旅融合。结合区域特色,全线重点打造路段共约440公里。重点打造路段与周边交通枢纽、主要景点的衔接,沿线服务设施将提供综合消费、补充给养、游客集散、旅游资讯、应急救助等多样化服务,建筑风格应注重与自然环境、城镇整体风貌协调,体现文化氛围。因地制宜在风光优美的段落清梳植物、新增绿化,在近海区域合理设置主题观景台等。完善标识标牌,合理增设特色LOGO、彩色标线等,丰富公路景观。在重要运输节点布局完善感知设备设施,加强公路智能运行监测。
三是完善沿线设施,提升服务品质。加快完善服务区、停车区、公共汽车停靠站等公益性基础设施,为公路使用者提供必要的休息、就餐、购物、加油、充电、检修等服务。结合沿线旅游资源,积极完善游客集散中心、驿站、观景台、自驾车房车营地等设施。
四是结合地方实际,鼓励多元打造。按照“有主有次、有快有慢,以路串景、以点带面”的思路,以国道G228线为主线,鼓励各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因地制宜建设衔接铁路站场、高速互通、航空机场、港口码头等重要交通枢纽节点的联络线,打造“快进”交通网络;通过建设串联沿线知名景区、美丽乡村、网红打卡点等主要景点的旅游支线,促进“全域旅游”发展;通过建设滨海步行道、运动慢道等慢行系统,打造“慢游”交通网络。
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串联了福建沿海六个地市,请问如何展示不同城市的独特风采?
按照“一市一主题、市市有示范”的思路,以“靠近海岸、资源密集、路段连续、彰显特色”为原则,从宁德、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分别选取若干特色路段进行重点打造。根据沿海六个地市的实际情况,宁德以“地质大观、山海宁德”为主题,福州以“有福之州、幸福之城”为主题,莆田以“妈祖圣地、美丽莆田”为主题,泉州以“宋元中国、海丝泉州”为主题,厦门以“鹭岛花洲、自在厦门”为主题,漳州以“水仙名城、花样漳州”为主题,积极将各自特色融入道路、标识标牌、驿站、观景台等设施中,以滨海风景道为载体,充分展现当地的历史文脉和自然山水风光,打造充满福建地域特色和人文气质的滨海风景道。
滨海风景道项目建设周期长、覆盖范围广、涉及部门多,请您介绍下准备如何保障滨海风景道的有效实施。
海风景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各相关市政府多方协作,省地合力共同推进。
主要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市按照“分市组织、分县实施”原则,以县为主体推进项目实施。省级将国道G228滨海风景道建设情况纳入对沿线地市的年度绩效考核内容,制定相应的激励方案。二是强化行业指导。福建省交通运输厅印发了《福建省国道G228线滨海风景道设计指南》指导各地更好地推进风景道建设,要求正在编制工可、初步设计的国道G228线项目,在工可及设计阶段增加旅游公路设计专篇,全线采用统一的标志标识,落实交旅深度融合发展要求。三是抓好资金筹措。省级积极争取中央车购税、省级财政预算资金支持。各地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公共预算、一般债券等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探索“投资人+EPC”模式、融合“PPP”工程合作等模式,支持引进大型国有企业等作为社会投资人,大力拓宽筹融资渠道,切实强化项目资金保障。四是夯实要素保障。主动加强与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海洋等部门对接,协调解决项目用地、用林、用海等问题。全力突破征迁、临时用地、料场、火工供应等瓶颈难点,为项目顺利推进营造无障碍施工环境。
好的,由于时间关系本期在线访谈到此结束。非常感王副厅长做客本期在线访谈。感谢各位网友的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谢谢主持人。谢谢大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