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前沿燃“智造”星火
——记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山东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张常江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码头,高效转运的集装箱连接起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书写着“港通四海、陆联八方”的生动篇章。在这片充满创新活力的码头前沿,以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团委书记、科技创新经理张常江为代表的青年技术人员扎根坚守,推动码头技术持续迭代、效率不断提升。自2017年投产运营以来,该码头已连续13次刷新自动化码头装卸效率世界纪录。其中,张常江重点参与研发的水平运输自动导引车(AGV)循环充电系统等核心技术,为智慧绿色港口建设提供了坚实支撑。

张常江检查维保AGV,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
潜心钻技术学徒变骨干
“您记录参数的旧笔记本,还留着吗?”一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是张常江刚入职时跟着师傅学技术的“ 宝贝”—— 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桥吊的机械原理、电气参数,还有他画的动力驱动系统电路图……2011年,23岁的张常江从青岛理工大学毕业,加入了青岛港“振超团队”。第一次爬上50多米高的桥吊,他手心直冒汗:“师傅,这控制柜里的线跟蜘蛛网似的,怎么辨啊?”师傅拍着他的肩膀说:“别急,钻进去摸透了,它就听你的。”从那以后,张常江每天忙完设备检查、润滑等基本工作后,就去钻研桥吊电控系统,查图纸、找硬件,把每台桥吊的“脾气”都摸得门儿清。遇到设备故障,他全程跟着抢修。就这样,笔记本上的符号越来越多:“○ 是起升电机参数,△是吊具倾转逻辑……”如今,那本笔记本早已不用,但桥吊的每一个部件、每一个程序,都成了他脑中的“活图纸”。入职5年时间,他成了团队里能独当一面的技术骨干,其牵头测试应用的LED节能改造项目,每年可为港口节省电量
130万千瓦时。当被问及工作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情,张常江沉默片刻,回忆起2014年的那个“三九”天。当天,25号桥吊的小车照明突发故障。“夜间作业看不清,效率得不到保障!”张常江和搭档扎上安全带,探身趴在40米高的栏杆外检修。寒风裹着雪粒打在安全帽上,手套也很快被冻硬,他们几乎拿不住扳手。“ 找到了,是接线端子松动了!”当司机开灯,黄色灯光亮起,他们兴奋不已。5年里,张常江已记不清爬了多少次桥吊、修过多少故障,写满字的技术笔记本已经放满了一抽屉,从“学徒工”到“技术通”的蜕变,藏在每一次爬高、每一次钻车底的坚持里。
以匠心攻坚铸港口智核
“这AGV充电的难题,能解决吗?”
“ 必须能! 这是我们选择的技术路线,任何困难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
2016年,张常江加入“连钢创新团队”,接手了AGV 电控系统和循环充电系统的创新攻关——这项技术直
接关系到自动化码头能否实现24小时不停机作业,但却没有任何经验、资料可以参考。试验初期,76台AGV取电装置出现无法精准对接滑触线的情况。“取电装置和滑触线配合时有上千种组合,任何一次对接失败都可能带来不小的损失。”张常江索性住在了码头测试现场,白天钻车底检查硬件,晚上在电脑前优化改进方案。终于,他发现是取电装置的浮动设计与电气控制设计不合理。他带领团队重新加工零件、优化控制程序,经百余次调试后,当AGV取电装置成功对接滑触线,屏幕跳出“充电正常”字样时,他在监控系统屏幕前乐开了花。可考验还没结束。2017年寒冬,一场罕见的低温寒潮让电缆套管冻得发硬,AGV又集体“罢工”。经过检查,张常江和队员发现取电装置碳刷电缆和电缆套管在零下10摄氏度的环境中硬度明显增大,取电装置伸缩功能出现异常。
“环切套管!既要切断套管,又不能伤着电缆!”零下15 摄氏度的寒风中,手电筒在夜色里组成一道光柱,他们轮流作业,连续奋战两天两夜,当最后一台AGV恢复运行时,队员们互相搀扶站了起来,棉服上全是冰碴子。如今,这项全球首创的循环充电技术,最大程度减轻了AGV自重,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欧美日韩的专家来观摩时,为他们竖起大拇指:“中国码头,真厉害!”而张常江总会指着AGV说:“这背后,是我们团队上万次的试错。”
以诚心育徒聚创新合力
“您带的青年突击队,怎么总能啃下硬骨头?”
“不是我厉害,是我们突击队团结拼搏,为他们搭建平台是我必须做好的事情。”在张常江的办公桌上,放着“师徒结对”协议——里面是他和徒弟共同成长的轨迹。2021年,刚入职的小戴一时跟不上AGV调试节奏,很是着急。张常江把自己当年的技术笔记给他,带着他钻车底,了解AGV详细技术:“这里是取电装置重点检查部位,那里是滑触线压缩引导区。”现在,小戴已经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调试能手。为了让更多青年快速成长,张常江牵头成立了
“AGV青年创新突击队”,把自己的攻关经验带到“手把手教学课”。在他的带动下,突击队先后攻克轻量化AGV 研发、电机国产化替代等难题,获得80 余项国家专利。“干就干一流,争就争第一。”这是张常江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一直坚守的初心。从桥吊“保障员”到码头“智造”助推者,他用14年的付出证明:平凡岗位上的执着与坚守、创新与突破,终能汇聚成推动时代前进的力量。而无数个像张常江这样的奋斗者,正用双手托起中国港口的“世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