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琼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5年10月27日 09:27:17 字号【】【】【】【我要打印

车轮上传递爱心
——记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安徽马鞍山爱心车队王义琼

皖江之滨,车轮滚滚。出租汽车穿梭于安徽省马鞍山市的大街小巷,成为这座城市流动的符号。在他们之中,有一位普通的“的哥”,手握方向盘20余载,却驶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公益之路。累计志愿服务超2万小时,组织“爱心送考”23年,免费接送考生超6000人次,牵头14次社会募捐,筹集善款近50万元……这些数字背后,是一名基层党员司机用初心与坚守书写的“大爱人生”,他就是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劳动模范、马鞍山爱心车队党支部书记王义琼。

2011年,王义琼在爱心送考点等待考生。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干一行,就要爱一行。”2001年,王义琼成为一名出租汽车司机。当时出租汽车行业存在“绕路”“宰客”等乱象,市民尤其是外地乘客常常对此心存顾虑。“我们不能光抱怨,得做点什么。”2002年,王义琼和几位志同道合的司机一起,加入了刚成立不久的马鞍山爱心车队。没有经费、没有场地,甚至不被理解——“作秀”“图名”的质疑声不绝于耳,但他们坚持了下来。爱心车队最早开展的项目是“爱心送考”。那时马鞍山的交通远不如现在发达,乡镇考生进城赶考十分不便。自2005年起担任爱心车队队长后,王义琼和队员们主动对接偏远学校,提前规划路线,一对一免费接送考生。“ 开始很多人不信,高考那几天出租汽车生意最好,你们还免费?”王义琼回忆道。但一年又一年的坚持,让他们赢得了信任,一辆辆出租汽车成为流动的“城市名片”,擦亮了城市文明的“窗口”。

每年高考季,王义琼都会提前一个月筹备。他带领队员通过当地有关部门和交通电台等渠道发布招募信息,联系学校发放需求登记表。“我们要确保每个需要帮助的考生都能得到及时帮助。”王义琼说。有一年高考期间,车队接送了一名特殊考生小张。小张因运动受伤,只能依靠轮椅行动。王义琼特意安排一名细心的队员负责接送,每天早晨准时到达小张家门口,小心翼翼地将他抱上车,收起轮椅放在后备箱,中午考完再接他回家休息,下午再送考,晚上再接回。“那几天正值梅雨季,我们的队员每次都提前到达,生怕耽误考生一分钟。”最终小张顺利完成了考试,他的家人特意送来锦旗表示感谢。如今,“爱心送考”已成为马鞍山爱心车队的品牌项目。从接送考生,到在考场外设志愿服务点,再到提供矿泉水、药品、文具、遮阳棚等,他们的服务内容越来越丰富。

“小车轮”转动“大公益”

24 年“零投诉”、百万公里安全行车——这是王义琼作为出租汽车司机交出的成绩单。他十分珍视的,还有考生那句“谢谢叔叔”和农民工那句“感恩回家路”。作为马鞍山爱心车队党支部书记,王义琼把红色基因融入志愿服务的血脉。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他常对队员说:“学习党史要不忘初心。没有先烈的牺牲,哪有今天的安宁。”在他的带动下,车队逐步形成了“春季学雷锋、夏日送清凉、秋季敬重阳、冬日送温暖”的常态化志愿服务机制。无偿献血、支援灾区、助学扶贫、应急救援……爱心车队的服务早已超越接送本身。汶川地震发生后,王义琼组织募捐8.7万元善款支援灾区;在听说南京有一位稀有血型产妇急需输血后,他立即协调队员跨省驰援。最让王义琼难忘的是一次春节前运送农民工返乡的经历。那时马鞍山长江大桥尚未建成,他们要送一批在马鞍山务工的淮南市农民工回家过年。上午,车队集结出发。王义琼的车上有4位农民工,他们带着大包小包,脸上洋溢着回家的喜悦。“那时候要走轮渡过江,每辆车都要排队上渡船。”王义琼回忆道,“天气很冷,江风很大,但大家的心都是热的。”单程200 多公里,王义琼回到马鞍山已是深夜。尽管艰辛,但他说:“看到农民工兄弟能回家团圆,一切都值。”“我们要做一辈子的好人。”这句朴实的话语,是王义琼对队员,也是对社会的承诺。如今,爱心车队已从最初的十几人,发展到涵

盖出租汽车、网约车、私家车司机在内的近百人规模。车队微信公众号上记录着每一次公益行动的点滴,也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除了有组织的公益活动,车队还在日常服务中注入爱心。“我们车上常备拖车绳、打气泵、电瓶夹——路上遇到需要救援的车,随时能帮一把。”王义琼说,这才是真正的心连心。年过五十的王义琼,依然每天握着方向盘,穿行于大街小巷。不同的是,在他身后已有一支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