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茅海跨海通道高峰日往返车辆两万六千辆次 融通粤港澳 共庆中国年
“37分钟,比上次快了3分钟。”车辆驶下大桥,郑德奎看了一下手表。浮光跃金的黄茅海上,“C”字形的长龙横跨海面,连通广东珠海与江门两地。
郑德奎在珠海市金湾区经营一家海鲜配送公司,销售的鳗鱼主要来自江门台山市。一个月前,黄茅海跨海通道正式通车,他成了大桥的“常客”。“台山海鲜经黄茅海跨海通道上港珠澳大桥,到澳门只需1个半小时,保证新鲜上桌!”郑德奎说。
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跨海通道群已经成形:南沙大桥和虎门大桥组成“内环”,深中通道为“中环”,港珠澳大桥和黄茅海跨海通道则构成“外环”,曾经隔水相望的城市紧密连接在一起。
广东省交通集团黄茅海中心收费站站长黄加雄介绍,随着春节临近,黄茅海跨海通道的客流、车流量逐渐增加,高峰日往返车辆达2.6万辆次。
在黄茅海跨海通道的东侧,珠海市金湾区坐拥广东第三大机场和亿吨级深水良港,工业体量约占珠海全市四成;西侧,则是广东最大的省级新区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拥有3240平方公里产业空间。
黄茅海跨海通道对沿线经济的作用正在显现。邻近通道的区位优势,让斗山镇镇长李伟宏信心满满:“我们正在与多家龙头企业接洽,引入高附加值的绿色食品加工和水产品加工项目。”
在占地3800多亩的广东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江门台山)斗山园区里,机器轰鸣,建设正酣。鳗鱼、丝苗米、麻黄鸡等特色产业快速发展,22家企业入园,其中10家已建成投产。
看准跨海通道带来的利好,香港商人、广东合兴食用油有限公司董事长林荣灿在斗山镇建设了炼油厂、全自动榨油厂、混制及瓶装厂等厂房和大型储油库,并配备10万吨小包装生产线,所生产的食用油主要供应港澳市场。
香港青年黄锐权多次驾车“北上”过桥。“我老家就在台山,有了跨海通道,回老家探亲更方便了。”黄锐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