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0年,我国要实现水运业的现代化,实现由航运大国向航运强国的转变。”6月26日,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及相关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了我国水路交通未来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
发布会上,交通部副部长翁孟勇和徐祖远就今年上半年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以及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回答了记者的提问。翁孟勇表示,这些规划和政策对我国构建结构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促进水资源综合开发与合理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翁孟勇还透露,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水运方针政策和规划,交通部将于7月5日至7日在北京召开全国水运工作会议。
建立长期稳定的内河水运建设资金渠道
就《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翁孟勇表示,为确保这一规划顺利实施,首先需要建立长期稳定的建设资金渠道。中央政府要建立内河水运建设专项资金渠道,地方政府要安排财政性资金投入内河水运建设,同时要充分考虑利用市场机制,扩大社会融资。此外,内河水运建设要严格执行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内河水资源和航道资源不受侵害;在内河水运中要大力推行船型标准化,提高现有内河航运的运能和运效。
有记者问如何处理京杭运河航道建设与保护的关系时,翁孟勇表示,京杭运河申遗活动和运河充分发挥航运功能是不矛盾的。从历史上看,大运河开凿建设的目的就是运输,不能为了申遗把运河作为景观河流来发展,而排斥它的运输功能。在发展京杭运河航运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保留其历史风貌。
水路交通运输将更可信赖
在介绍《国家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和救助系统布局规划》时,翁孟勇表示,随着这一规划的实施,水路交通运输将成为更可信赖的运输方式,海洋开发利用活动更为安全,水上出行和娱乐安全更有保障。为履行国际公约和承担国际义务,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有效维护公共安全,该规划涉及的投资全部由中央政府承担,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执政理念。
有记者问两岸是否计划加强台湾海峡搜救合作。徐祖远表示,受天气和水文气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台湾海峡是水上交通事故高发海域。交通部除了加大在台湾海峡海事和救助力量的投入外,还进一步加强两岸搜救协会的沟通。两岸搜救民间组织每年都会就台湾海峡可能产生的险情、施救措施、联络办法等进行沟通,同时,祖国大陆的海上搜救演习,也邀请台湾搜救专家参加。两岸海上搜救的合作前景越来越好,海上通航保障也越来越有力。
扩大国轮船队规模保证经济运行安全
徐祖远在介绍中资国际航运船舶特案免税登记政策时说,对符合条件的中资“方便旗”船舶回国登记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不但不会影响国家税收,而且对提升我国航运的综合实力、保证国家经济运行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选择上海、天津、大连作为这些船舶办理登记手续的船籍港,因为这3个港口是重要的枢纽港口,船公司比较集中,有关船舶监管部门也比较齐全,方便办理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