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运价指数 > 珠江水运经济运行分析

2012年珠江水运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来源:珠江航务管理局    2013-01-30 08:48:00

  2012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形势的新变化,珠江水系水路运输系统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克服了我国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外贸出口减速,年初航道通航水位严重不足以及长洲枢纽船闸滞航减载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珠江水系水路运输生产主要指标全面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形势基本稳定。
  一、珠江水运经济总体运行态势及特点
  (一)客货运输量运行态势及特点
  2012年珠江客货运输量、大宗货物运输继续保持增长,增速保持两位数。完成货运量5.3亿吨、货物周转量1198.1亿吨公里、客运量1415.0万人、旅客周转量78851.0万人公里,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8%、27.2%、9.9%、10.0%。
  第一,2012年以来珠江内河货运量保持持续回升态势,月度数据实现了从1月份起连续12个月实现正增长,其中12月份完成货运量5248万吨为全年最高值,连续两个月超过5000万吨; 2012年4-12月各月连续9个月均超过去年峰值4170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2%;
  第二,货运量和客运量月度数据趋势均表现为拾级而上,年末客货运量为全年最高值。2012年实现了月度数据从1月份起连续12个月逐级抬高攀升,12月份达到全年最高值完成货运量5248万吨,较2011年同期增长34.6%;客运量月度数据实现了从1月份起连续11个月正增长(3月份基本持平),全年最高值发生在12月份,完成客运量145.8万人,较去年同期增长56.8%
  (二)港口运行态势及特点
  港口吞吐量、外贸和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出现增长。2012年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3.5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5373.5万吨和集装箱吞吐量664.4万TEU,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2.9%、7.3%和15.0%。
  2012年以来港口吞吐量月度数据实现了从1月份起连续12个月正增长,下半年以来珠江内河港口各月实现了两位数正增长,平均增速14.9%,其中11月份单月增速为全年最高,增长达22.9%。
  外贸吞吐量月度数据有增有降,增降月份比例为3:1,除了1月、8月和12月外,其余9个月实现了正增长,全年仅有4个单月实现了两位数正增长且振幅超过50%,其中2月份和3月份单月增长分别达44.7%和22.5%。
  集装箱吞吐量月度数据增长势头明显,除1月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外,连续11个保持了正增长,全年有9个月实现了两位数正增长,其中2-4月连续3个单月增长超过19%。
  (三)长洲枢纽船闸虽通航能力受限,但通航效率不断提高;过闸船舶艘数和过闸货运量继续保持增长,过闸货种仍以建筑用料为主。
  1.2012年1月份和5月份长洲枢纽船闸过货量分别出现了自2008年以来最低值167万吨和峰值528万吨,造成两个极端值的主要是去年西南大旱,西江上游主要水库蓄水不足,西江航道部分航段维护水深仅保持在2.5米,大部分船舶减载通行,长洲枢纽船闸船舶滞航。进入二季度,西江航运干线处于中洪水期,流量充沛、水深充足,船闸双线船闸运行正常,航道保持畅通状态,过闸船舶艘数及过货量迅速增加,5月份单月过货量五年来新高,截至12月底西江航道水深条件良好,长洲枢纽下泄流量仍保持在2150立方米/秒,船闸继续保持运行畅通。
  2.长洲枢纽船闸依然处于超负荷状态,超过船闸单向设计通过能力3020万吨近50%。2012年全年长洲枢纽船闸完成过闸船舶量86760艘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微增0.6%;完成过货量537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7.4%,下航过货量4415万吨、上航过货量962万吨,其中下航和上航数量与长洲船闸年单向通过能力相比,分别为146.2%和31.9%。
  3.长洲枢纽船闸仍以船舶下航过货量为主,比超过八成;西江干线船舶通航效率呈上升趋势,实载率同比增加1.6%。长洲船闸通航的船舶双向过闸船舶核载量为9501万吨,其中下航和上航双向过闸船舶核载量分别通航4769万吨和4732万吨。船舶上下航实载率以及下航和上航船舶实载率分别为56.6%、92.6%和20.3%,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提高了1.6%、2.4%和0.8%。
  4.长洲船闸上下航过闸货种各异,下航货物种类以建筑用料为主,货物种类主要有水泥、河沙、碎石、钢材,合计完成货运量2647万吨,占下航总量60.0%;上航货物种类以非金属矿石和粮食作物为主,货物种类主要有煤炭、玉米、小麦、瓷沙,合计完成货运量621万吨,占上航总量的64.6%。
  (四)航运市场供需失衡,西江运价下降,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经营压力加大,大部分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
  2012年以来,受企业运力投放过快,珠江水系水路运能总量过剩以及燃油、人工等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运输市场竞争激烈,造成了运价的下滑。2012年全年贵港至广州平均运价为27.3元/吨,贵港至深圳运价为32.5元/吨,分别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3元/吨和2.9元/吨,下降比率分别为7.8%和8.2%。
  二、存在问题
  珠江水系航运企业普遍处在“散、小、弱”的局面,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市场竞争能力有限,亟待支持和引导;珠江水路运输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多数航运企业经营规模小,经营粗放,经济效益不理想,发展后劲不足,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差;老旧船舶比重大,标准船型及节能环保型船舶比重偏小。
  三、珠江航运形势判断及客货运输量预测
  (一)珠江航运形势判断
  2013年国际经济环境依然不确定因素较多,但全球经济有利因素也逐渐增多,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比去年略有改善。我国经济回升的有利条件也逐步增多,稳增长系列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将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2012年9月份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好势头,但企稳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2013年我国将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继续稳定经济增长和物价总水平,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社科院在2012年12月发布的《经济蓝皮书》中指出,2013年中国经济将实现平稳温和增长,GDP增速将达8.2%左右。2013年经济运行中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经济增长回升动力主要来源于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和企业去库存过程拉动。
  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我国水运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交通运输需求持续旺盛的长期趋势和基本面不会发生大的变化,由于交通运输供给能力总体不足,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交通运输需求之间的矛盾仍是发展的主要矛盾。
  (二)2013年珠江运输生产客货运输指标预测
  在国内经济形势继续保稳定促增长的大环境下,预计2013年珠江水系水路运输生产主要指标总体上仍将保持较为平稳的增长势头,但增速有所放缓,预计全年货运量变化呈两头高中间低的“U”型格局,“U”底估计发生在今年6月份。预计全年水路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为5.8亿吨、1341.8亿吨公里、1599.0万人、85159.1万人公里,分别与去年同期增长9.4%、12.0%、13.0%、8.0%;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9亿吨、增长1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910.9万吨、增长10.0%,集装箱吞吐量744.1万TEU、增长12.1%。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