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要闻

高铁巨龙腾跃 “轨道上的长三角”重构时空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5-11-14 08:32:08

“研发在杭州,生产在仙居,市场在上海。高铁让产品从工厂到上海市场最快仅需2个多小时。”浙江普可医疗有限公司总经理朱伟的感受,是无数市场微观主体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作为浙江交通建设发展的主力军,浙江交通集团全力推进长三角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随着湖杭、杭温、沪苏湖、杭绍台等一条条高铁巨龙相继腾跃,“轨道上的长三角”正从蓝图变为现实——“1小时交通圈”让时空重构,激活“同城效应”,区域发展焕然一新。

如今,浙江已拥有13个出省通道,辐射5个省市。一张以杭州为中心,覆盖长三角与省内主要城市的“1—2小时高铁交通圈”已清晰呈现。

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莫过于浙江陆域“1小时交通圈”的圆满合围。杭温高铁的通车,实现了从省会杭州到省域最南端温州的快速直达,1小时左右即可跨越山海。

这条纵贯浙江南北的350公里时速大动脉,与湖杭、沪苏湖等多条高铁协同联动,共同构筑起沪昆通道的重要辅助廊道。最直接的体现是,长三角最南翼的温州至上海的时空距离,被压缩至约2.5小时。

而沪苏湖高铁,更在湖州与湖杭、宁杭、商合杭高铁无缝握手,形成了一个贯通沪、苏、浙、皖的“十”字形高铁枢纽。上海虹桥至浙北湖州,55分钟即可抵达。

轨道延伸的,不仅是物理距离,更是经济与生活的无限可能。2024年,长三角高铁线网密度已达全国平均水平的4.3倍,日均客流量超200万人次。发达的铁路网,让“双城记”“多城记”成为常态,扩大了企业的“人才圈”和“朋友圈”,使得在中小城市设立生产基地或分支机构,同时共享中心城市高端人才和技术资源成为可能。

与此同时,一批标杆工程向世界发出了浙江交通的“金名片”。

2024年8月,杭州西站枢纽工程荣获被誉为“全球工程界奥斯卡”的布鲁内尔奖。作为全国首座采用“站场拉开、中部进站”模式的铁路站房,它不仅节约用地,更开创了“站城融合”的新范式。作为“轨道上的长三角”关键节点,杭州西站单日到发客流峰值曾达17.5万人次。从这里出发,1小时至上海,4.5小时到北京,6.5小时抵香港。

目光转向海上,世界在建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通苏嘉甬高铁杭州湾跨海铁路桥,建设进度已过半。这座全长29.2公里的超级工程,是当之无愧的控制性枢纽与关键咽喉。

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苏嘉甬高铁总投资超千亿元,是浙江交通强省建设的标志性项目,预计“十五五”期间建成通车,届时将实现杭州湾两岸1小时直达,构建起宁波至上海、苏州“1小时交通圈”,在更深层次上推动区域联动。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