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畔海风阵阵,一批山东青岛啤酒搭乘SC4781航班从青岛胶东国际机场发往福建厦门。机场各单位以高效物流体系保障货物从出厂到登机无缝衔接,依托空运资源与流程再造,青啤原浆跨省“当日达”,运输时间大幅压缩,南方食客也可尝鲜山东青啤。
物流是实体经济的“筋络”。去年以来,青岛深入贯彻落实《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系统推进运输结构优化、枢纽功能强化与多式联运发展,加快打造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青岛先行区。
四港联动建强国际枢纽
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厂港直通+海铁联运”模式让出口汽车零部件从铁路直装远洋货轮,发往德国汉堡港,全程用时较传统模式缩短近3天。
“过去货物从河南郑州圃田工厂到青岛港出口,要经过工厂仓储、公路转运、港口堆存3个关键环节,全程至少6天,还常因衔接不畅错过船期。”青岛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海铁联运中心业务部经理代学超表示,现在通过“陆海通·铁运达”平台,打通了9个物流节点,实现“一单制”全程调度,每标箱节约成本600余元,全年为客户降低成本超百万元,打造了一条对接海外市场的核心物流通道。
青岛充分发挥海陆空“四港联动”优势,持续强化国际枢纽功能。今年前三季度,青岛港完成货物吞吐量5.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2485万标箱,均居全国第4位;海铁联运量达219万标箱,继续领跑全国;开行中欧班列962列,同比增长14.1%,为海尔、海信等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
空中枢纽建设取得新突破。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新开至泰国曼谷全货机航线,日韩货运航班加密至每周27班,完成首尔经青岛至澳大利亚悉尼的国际转国际空空中转业务,实现全省国际货物转运“零”的突破。
创新场景加速落地。青岛地铁推出“地空联运”新模式,快递经地铁8号线直达胶东机场,运输时间较传统公路运输缩短55%以上;北方首条常态化海岛低空物流航线开通,实现积米崖至灵山岛“10分钟即达”。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路玉军表示:“将聚焦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加快打造上合多式联运国家级试点、多式联运‘一单制’省级试点,推动物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更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科技创新驱动全链条智慧化绿色化
黄海之滨,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应用的全国产系统实现了桥吊自动抓箱、无人车精准运输,作业效率达每小时62.62自然箱,第13次刷新世界纪录。“这套系统每一个螺丝钉都是国产,实现了2.8万个配件逐个国产替代,从80%依赖进口到100%自主可控。”青岛港工程师自豪地说。锚定智慧化、绿色化发展,青岛物流业正以科技创新为引擎,驱动全链条向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云港通”平台打造的散货智慧查验功能,30分钟即可完成散货查验手续办理,节省企业90%时间;基于GSBN(全球航运商业网络)区块链的集装箱进口无纸化放货模式,平均每个集装箱可节省提货时间近24小时。
在青岛自贸片区,海丰航运智能仓储基地项目已竣工验收,作为多船公司共享的智能化立体堆场,其效能是传统堆场的2.5倍,未来这里将成为绿色立体式无人智能集装箱中转中心。
近年来,作为国家沿海重要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一带一路”节点支点城市以及沿黄流域重要的出海口,青岛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发力,出台《青岛市现代物流产业提质增效三年行动方案》,落地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综合服务能力提升建设试点等20余个国家级、省级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
面向“十五五”期,青岛正高质量开展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编制。从青啤原浆的高效送达,到无人码头的智慧革命,青岛正以强韧的物流动脉激活城市经济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