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至24日,亚洲交通生态学领域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第三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在北京举行,来自五大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名交通运输、生态、环保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交通基础设施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生态廊道选址与监测、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重建等交通生态领域热点话题,共同探讨交通运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路径。
本届会议由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简称交科院)、可持续交通创新中心主办,以“生态、融合和创新”为主题,设置主旨报告、平行论坛等环节,特别设置了青年科学家论坛,为学术交流注入持续创新动力。
与会专家学者倡议,要凝聚亚洲共识、汇聚亚洲合力,着力推动交通生态学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构建开放共享的知识网络,聚焦交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影响的长期观测、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及“生态—韧性”协同等前沿研究,充分发挥交通生态学在支撑全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关键学科力量作用。
据悉,交科院率先在我国提出公路路域生态学概念和理论体系,先后主持开展了多项有影响力的国家级科研项目,于2021年牵头策划并召开了首届亚洲交通生态学学术会议,填补了亚洲缺乏交通生态学研究领域定期交流沟通平台的空白,每两年组织一次。本届会议在前两届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了交流主题,加深了与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基础设施生态学会组织的联系,共同推进交通生态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