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要闻

技能筑梦交通 匠心点亮强国——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交通运输部代表团参赛综述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5-09-28 07:27:16

金秋九月的郑州,中原国际会展中心赛事如火如荼、气氛热烈。9月23日,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在河南省郑州市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胜利闭幕。

在为期3天的比赛中,来自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同台竞技。在这场国内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影响最广的综合性国家级职业技能赛事中,交通运输部代表团带着对专业的执着与对梦想的追求,完成了一场独属交通人的“技能闯关”之旅。

8名参赛选手在各自的比赛项目中稳定发挥、突破自我,斩获2银、1铜、5优胜佳绩,为“技能照亮前程”的大赛主题写下生动注脚。

技能精英聚郑州 交通工匠展风采

英才云集,赛场争辉。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共设106个比赛项目,包括66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和40个国赛精选项目。交通运输部代表团作为3个参赛行业部门代表团之一,参加重型车辆维修、无人机系统、飞机维修、车身修理、汽车技术、汽车喷漆、物流与货运代理、轨道车辆技术8个世界技能大赛选拔项目角逐。

为了迎战这场“大考”,交通运输部代表团筹备细致入微。从行业内层层选拔,到为每个项目定制“选拔—集训—精进”方案,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行业院校、企业全力支持。选手们的训练日常,更藏着不为人知的艰辛和坚持。

“刘禹琦是8名参赛选手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今年只有17岁。自备赛以来,他每天训练时间超过16小时,而且没有一天假期和休息日。除参与比赛项目训练外,他还要完成体能、心理素质、英语等多项测试。”轨道车辆技术项目教练赵禹淏说。

“我时刻以‘工匠精神’鞭策自己,别人练十遍,我就练百遍。”刘禹琦凭借过硬的技术与顽强的毅力摘银。

高质量的设备保障同样是备赛的关键。重型车辆维修项目比赛使用的4台设备总价值近400万元。其中,一台拖拉机价值100多万元。“学校结合专业建设需要和国家级‘双高计划’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求,购置租赁了拖拉机、电动挖掘机和压路机,既为选手搭建了坚实可靠的实战平台,也为重型车辆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吴永建说。

赛场上选手拼得精彩,展厅里展示展演活动同样吸睛。交通运输部代表团打造的“技能报国 匠心筑梦 交通强国 勇当先锋”主题展厅前,观众排起长队。高速轨道交通装备系统展示沙盘、1000吨运架分体机模型、CTR450悬臂掘进机模型、智慧港口沙盘等展品,生动呈现了我国交通运输领域顶尖技术与工程成就。

重机型操作绝活展演首次登上全国技能大赛舞台。山东港口陆海国际物流集团女子叉车队带来的“叉车叠酒杯”绝活,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交通技能的硬核实力与工匠精神。“叉齿起落差1毫米杯子就会倾倒,杯子里还有游动的金鱼,更得稳!”司机刘雅洁在操作前认真检查设备,“我们要让全国观众看看,交通人不仅能搞运输,还能把‘精准’做到极致!”

八项竞技考全能 选手倾力闯难关

加入新考点、增加英文比重、考察选手临场能力……本届大赛格外重视对选手综合实力的考察。知识储备、动手能力、英语水平……重重考验让赛场成为“全能竞技场”。

车身修理、汽车喷漆项目是本届大赛竞争最激烈、参赛代表团数量最多的项目,33个代表团斗志昂扬。赛场上,参赛选手王福临超常发挥,在车身修理项目中摘银。“这个项目对手工精细程度要求非常高,门缝调整时出现毫米级的误差都会影响后续操作质量。比赛前我把所有细节写在本子上随身携带,反复加深印象。”他说。

来自杭州技师学院的选手段立博摘得汽车喷漆项目铜牌。“本届大赛是为世界技能大赛选拔优秀人才,因此选手不能存在明显短板,需要具备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体系。我们倾向于选拔各知识点掌握扎实、无明显弱点的选手,而非仅在某一方面表现突出的‘偏科生’。”裁判杨金龙说。

今年,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也迎来“难度升级”。不仅从双人赛改单人赛,参赛选手需要同时负责电气和器械调整,而且新增创新与挑战模块。教练赵禹淏解释:“这一模块在全密封环境下进行,不划定考题范围。需要选手依据现场材料即时完成功能测试。这是对选手随机应变能力、基础知识储备,以及动手能力的全面考察。”

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同样强化了综合能力考核,要求参赛选手用英文熟练处理物流全流程中的客户签约、成本计算,并有效处理投诉、索赔等应急事项。“物流与货运代理项目不仅是理论学习,实务中从业者面临的业务情况远比书本上的知识更复杂多变。”选手于烁然介绍,与往届相比,今年赛项新增并着重考察选手快速分析处理文本和数据的能力,以及绿色环保意识,践行可持续交通发展理念。

赛项升级贴趋势 人才培养谋长远

本届大赛的新升级,不仅体现在考核侧重点的变化,更体现在赛项设置注重与新业态、新技术对接,增加新职业项目比重,引导技能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同频共振。

交通运输部代表团首次参加重型车辆维修和无人机系统两个赛项。其中,重型车辆维修聚焦大型交通装备故障诊断与修复,直接关系货运干线安全畅通;无人机系统项目紧扣低空经济发展热潮,考核智慧交通场景下无人机巡航监测、数据处理及故障维护等能力,精准对接行业技术前沿,为培养新兴领域技能人才搭建了平台。

赛场上,飞机维修项目的唯一女性选手邱梦莹备受瞩目。在传统男性主导的领域,她戴着护目镜趴在飞机部件旁排查故障,用实力打破偏见:“这个项目男生女生没什么区别,男生能做到的我也可以!”技能人才不分性别,更不分年龄。身为“00后”的邱梦莹已经成为东航技术有限公司动力装置部发动机维修中心的技术骨干。“我会把大赛中的宝贵经验分享给同事们,鼓励更多机务青年守护民航安全。”她说。

汽车技术项目是交通运输部代表团参赛项目中竞赛模块最多的一项。“在训练中,9个模块都会遇到令人头疼的技术问题。我最终能在赛场表现得游刃有余,背后凝聚的是所有教练老师、备赛同学的集体智慧。”曾坤裕说。

近年来,各地对交通运输技能人才愈发重视,越来越多的青年走上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交通运输部代表团副团长、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梁雪峰表示:“此次大赛是选拔第48届世赛国家集训队选手的平台,更是展示交通人才风采的窗口。交通运输部始终以‘技能报国、匠心筑梦’为引领,持续完善人才培养、选拔、激励机制,以赛促训、以赛育才,让更多‘交通工匠’脱颖而出,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注入技能动力。”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