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天津海岸电台,请您加强瞭望,注意守听,天津海岸电台为您保驾护航!”在渤海湾的晨曦中,一组充满青春激情的无线电波划破长空,传向远方船舶。这串由天津海岸电台收信台通信班发出的信号,既是连接海上船舶的生命纽带,也是19名青年用青春热血书写的时代篇章。这个组建于1978年的海事通信团队,以传承坚守初心,以创新突破边界,弘扬新时代青年“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在数字化浪潮中,用科技赋能传统、以创新突破边界,守护着无声的电波,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征程中续写着“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荣光。
提供及时有效的通信保障
作为一线服务部门和海上通信的关键窗口,天津海岸电台收信台通信班青年持续为北方海区水域内近万艘船舶提供及时全面的海上安全信息。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他们昼夜坚守,为海域中的船舶搭建起一条畅通无阻的“通信走廊”。
通信班青年秉持创先争优精神,全力打造水上安全通信畅通率100%、安全信息播发准时准确率100%的行业标杆。面对船舶遇险事故多次成功处置,通信班为“冀滦渔3273”轮、“康恒团结”轮、“大庆261”轮等船舶提供及时有效的遇险通信保障,成功协助救助20余名船员。据统计,通信班每年为约20万艘次船舶提供服务,播发超30万份/次水上安全信息,提供1万余艘次船舶公众通信,处理2万余条遇险报警,为船员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有效保障。
他们创新服务载体,开通全国首家海上广播电台“北海之声”,为船员提供安全信息、航运动态等服务。“北海之声”开通10年,共制作广播节目超9500期,通过甚高频62频道和喜马拉雅网络电台同步推送,获得点击量超12万次,服务船员超20万人次。
创新驱动技术发展
通信班的青年们深知,通信方式是海上安全的重要保障。近年来,通信班青年步履不停、紧跟时代,在创新中不断赋予通信方式新的生命力,在服务国家战略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作中取得成效。
他们高效率拓展北斗系统在海上的实际应用。通信班成功研发基于北斗多功能集成系统的北斗人员搜救信标、北斗智能遥控救生圈、太阳能定位终端等多款“亮海畅行”北斗系列产品,不断提升区域航海保障能力。
他们高标准保障北极“冰上丝绸之路”建设。2024年7月1日起,通信班正式开通北极海上安全信息播发业务,增加北极气象预报,为“雪龙2”号等北极航行船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填补了我国利用短波通信开展北极航线海上安全信息服务的空白。
他们高要求开展国际履约研究工作。通信班青年积极参加国际海事组织(IMO)、国际电信联盟(ITU)、国际航标协会(IALA)、国际水文组织(IHO)等国际组织会议,累计参会34次,累计参与编制提案38份均得到会议采纳,其中参与制定的两项北斗通信标准已正式出版。
截至目前,天津海岸电台在业内建设了具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资质的水上专用无线电检测实验室。在全国水上无线电专项整治活动中,协助海事执法部门开展了多次水上无线电执法行动,成功处置十余起无线电干扰事件,有效维护辖区水上无线电通信安全,为天津港建设一流港口作出重要贡献。
传承责任和担当
“这面荣誉墙上,摆满了各种奖牌和奖杯,这块‘全国青年文明号’的奖牌是我入职第五年时荣获的。而我们最珍视的,还有来自船员和家属的一声声感谢。”通信班成员刘京茗说。这支由优秀青年组成的团队始终以卓越的专业素养、昂扬的精神风貌,践行“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核心理念,不仅传递着技能,还传承着责任和使命。
通信班依托“北海之声”海上广播平台,打造服务船员群体的党建新阵地,开设《海上的“红色堡垒”》栏目,将党的理论、惠船政策、安全知识等传递至船员、船舶,实现党建服务“上船头”。在国家安全教育日,“北海之声”联动天津海关、天津边检共同开展国门生物安全、国家安全教育普法宣贯活动,制作并播出《海上的安全国门》专题节目,为船员群体带来权威的政策解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通信班还积极履行“全国青年文明号”社会责任,致力于水上安全知识和水上通信知识的科普宣传。他们走进校园、社区,通过生动形象的案例讲解、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海上遇险自救互救知识、海上通信设备使用方法,不断增强公众的水上安全意识和应急避险能力。
夜幕下的渤海湾,新一代通信青年正在收发去往星辰大海的讯息。那些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护航万里的安全承诺,更是通信青年用热爱书写的时代密码。当青春遇见深蓝,每一次频率校准都是对生命的丈量,每一声“收到请讲”都是通信精神的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