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要闻

构建大通道 筑牢强支撑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5-04-23 16:04:59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要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交通物流、能源、数字信息等大通道建设,使各类开放平台成为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殷殷嘱托与春日甘霖一同浇灌云岭,在这个播种希望的季节,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为云南交通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结合“优质工程、优质服务、绿色人文”总体思路,近日,本报记者对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夏俊松进行了专访。

记者:产业的转型升级对云南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交通运输行业如何为云南产业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夏俊松:习近平总书记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作出了重要指示,全省交通运输行业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将进一步找准交通运输助力“三大经济”发展的结合点,通过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加快联运转运配套设施建设等举措,切实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增强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一是务实推动玉溪、临沧、安宁、磨憨等园区铁路专用线建设,争取大宗货物年运量150万吨以上且具备条件的物流园区、产业园区、工矿企业等全部接入铁路专用线,打通“最后一公里”。

二是持续推动连接口岸的交通基础设施等级提升,加快道路运输通关设施改造,加强与海关、边检等口岸查验单位跨部门联动,推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等新模式,压缩查验时间、提升通关效率和便利化水平。

三是围绕“旅居云南”发展需要,提升交通沿线设施服务水平,探索在具备条件的服务区增设便利出入口,围绕滇缅公路、景迈山旅游公路、哈尼梯田旅游公路等特色资源,打造交旅融合示范项目。

四是大力支持昆明构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推动大理、曲靖等州(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增强面向南亚东南亚地区货物资源整合集散能力。

五是深入开展优化运输结构攻坚行动,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培育具有跨区域联通和全过程管控能力的多式联运标杆企业。

记者:交通运输行业如何通过交通先行,助力云南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夏俊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云南区位条件独特,要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交通将全力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南向国际陆海大通道建设,加快与周边国家的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实现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积极贡献交通力量。

云南将加快打造昆明国际航空枢纽,持续推进长水机场改扩建工程。着力构建覆盖南亚东南亚各国首都、主要经济中心、旅游中心的航空运输通道,推动昆明至南亚东南亚主要城市国际航线“应复尽复”。铁路方面,开发好运营好中老铁路,推动“澜湄快线+”系列国际货运班列常态化开行,培育打造物流大平台,建设多层级物流枢纽、跨区域物流服务网络、国际班列集结中心。

此外,云南将不断深化跨境交流合作,持续畅通交通运输骨干通道。加快中越坝洒——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建设,积极推动中越准轨铁路项目落地。巩固拓展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际道路运输试运行和中越公路跨境直达运输活动成果,提升国际道路运输服务能力。加快推进渝昆高铁、大瑞铁路、文蒙铁路等重点项目,推动文靖铁路、大丽攀铁路云南段开工建设。持续推进百色水利枢纽通航设施、富宁港和右江百色库区(云南段)高等级航道建设,加快打通右江—珠江水运通道,拓展澜沧江—湄公河国际集装箱运输。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积极贯彻落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夏俊松:云南交通运输行业将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推动综合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在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全过程中树牢集约节约的理念,规划阶段合理确定线路布局,减少对生态环境保护区、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的占用;建设阶段积极推广应用绿色节能技术和材料,严格管控噪声、扬尘,减少环境污染、做好生态修复。

我们将及时总结推广符合云南实际的绿美交通建设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有序组织实施好新一轮绿美交通三年行动;开展好2025年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工作,抢抓国家政策机遇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推广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工具,加快推进老旧营运车辆、船舶报废更新;继续深入打好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推进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柴油货车淘汰工作。

记者:未来,云南交通运输行业将如何助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

夏俊松:云南交通运输行业将在项目安排、资金支持等方面继续给予沿边民族地区大力支持,持续推进瑞孟、勐绿等沿边高速公路建设,推动219国道改扩建项目全部开工,谋划好西南沿边铁路、滇东纵向铁路通道,切实改善边疆民族地区群众出行条件。

在农村地区,将实施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优先支持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年内完成1万公里以上农村公路改扩建,确保乡镇通三级公路、3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分别提升至70%、78%以上,提升民族地区、边境地区、脱贫地区对外通达能力;强化农村客运基本保障,稳妥推动班线客运定制服务创新拓展,精准提供潮汐式运力供给,增强服务能力。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