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要闻

上海巧用“加减乘除”缓解停车难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5-03-13 08:39:26

今年是上海新一轮停车资源优化民心工程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截至2024年年底,上海市已累计实施215个停车资源优化项目,开工建设3.25万个公共停车位,提供4.44万个错峰共享停车位,新增2648个公共换乘(P+R)停车位,建设42个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在中心城区和其他地区建设智慧道路停车场的比例分别达到82%和52%。

这些数字的背后,是上海市、区两级交通运输部门运用“加减乘除”4种思路,牵头破解停车难题的巧思。

设施规模做“加法”

内部改造 周边共享

位于普陀区真如街道的曹杨八村,是上世纪80年代建设的工人新村,常年被停车难问题所困扰。2024年,小区通过旧区改造工程,内部挖潜新增80个停车位,有效缓解了停车矛盾。同时,在普陀区交通委、曹杨新村街道办的积极协调下,临近该小区的真如山姆会员店、寰宇城停车库又提供了100个错峰共享停车位,公众通过“上海停车”App就可线上预约。

曹杨八村的停车治理措施是目前上海解决住宅小区停车矛盾最普遍的路径,结合旧住房更新改造、“美丽家园”改造等工程,一体化规划利用内部空间、资源,挖潜改增设停车位,同时向周边公共停车资源要效益,利用停放需求上的“时间差”,实现错峰共享的“双盈利”。

位于松江区9号线佘山站东侧的宝乐汇停车场(库),地下二层有241个P+R停车位,2024年11月20日对外开放公共换乘停车服务,3个多月来日均使用率已达到80%。针对9号线周边居民较大的换乘停车需求,松江区交通委已积极协调推动九亭站等P+R停车场(库)尽快对外开放运营。

像佘山站这样的P+R停车场(库),也是新一轮民心工程迎合发展需求、扩大服务范围的一项重点任务,将为居住在城市外围的市民进出中心城提供更为便利、更加多样化的停车服务。

空间利用做“乘法”

复合开发 智能操作

桂江路公共停车库,位于徐汇区康建街道中环绿廊桂江公园樱花大道。在徐汇区交通委的协调推进下,项目建设采用分层出让的供地方式,地上为公园,地下为公共停车库,实现了土地空间资源的复合利用。

项目东侧以居民区和商务园为主,停车需求旺盛。该公共停车库分为南北两个车库,共设置575个停车位,可有效缓解周边居民和商务办公的停车需求。其中,设有420个仓储式平面移动停车位,采用了先进的抱胎式存取方式,可实现用户的自助存取车功能。该项目已于今年年初正式投入运营。

这种智能车库以及静安区垂直掘进智能车库、长宁区光华医院AGV智能车库等新型智能停车技术的应用,是上海新一轮停车民心工程的创新突破。通过空间的复合节约利用、系统的高效精准运转,实现最大幅度的空间增容,是解决超大城市停车难问题的应有之策、发展之势。

停车成本做“减法”

错峰利用 优惠计费

闵行区在亭场路、平阳路道路沿线分别设置了30个、36个道路停车位,允许工作日夜间和双休日、节假日全天停放,成为周边多个小区停车位的重要补充。

闵行区交通委对该区道路停车场实施了智慧化改造,实现无人值守、自主缴费,并同步开通了错峰共享电子签约功能,停车人不仅可以通过“上海停车”App停车自助缴费,还可实时查询道路停车的错峰共享服务信息,申请按月计费优惠政策,每月计费价格最高仅需200元。目前,已有1200多辆周边居民车辆享受到按月计费的实惠。

2年来,上海各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都在大力推进智慧道路停车场的建设,截至目前,已有416个智慧道路停车场、共1.3万余个道路停车位提供错峰共享按月计费服务,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好评。

停车烦扰做“除法”

智慧赋能 高效引导

位于长宁区的海粟文化广场拥有地下2层共计694个车位,智慧停车场(库)建设完成后,提供面向车行和人行的路径规划、场内导航、空位引导、反向寻车等全过程智能引导服务,停车人通过访问“上海停车”App或者现场扫码均可便捷试用,后续还将增加停车预约功能。

像这样的智慧公共停车场(库),在上海已有24个,大多为大型商业办公场所,有着规模较大、布局复杂的停车设施,通过优化停车流程,强化智能引导,可大大提升停车服务的精细化水平,提升公众停车、寻车的效率。

据了解,今年上海市、区两级交通管理部门将在扩大设施供给和提高使用效率上双向发力,开工建设4500个公共停车位,新增1500个错峰共享停车位,新增至少500个P+R停车位,建成20个示范性智慧公共停车场,基本实现智慧道路停车场建设全覆盖。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