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交通要闻

全国政协委员李颖: 让千年救生智慧从长江走向世界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2025-03-10 08:17:54

“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传播平台,将中国千年救生文化推向国际舞台,彰显救捞大国的历史自信。”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大连海事大学航海学院教授李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的提案聚焦于挖掘长江救生文化的深厚内涵,推动承载千年历史的救生文化走向世界,向全球展示中国救捞事业的独特魅力与文化自信。

李颖介绍,中国是世界水上救生的发源地和引领者,拥有深厚的古代救生文化底蕴。她提到,长江救生船起源于北宋,而京口救生会则创设于清康熙年间,其标志性的救生红船已成为长江救生文化的独特象征。

“要让救生文化从历史深处‘活’起来,既需要文旅融合的硬支撑,更需要构建国际话语体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采访中,李颖多次强调深入挖掘长江救生文化时代价值的重要性。针对如何集中优势资源、打造传播平台、扩大文化影响力等问题,她提出了系统性的建议,为长江救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新思路。

李颖建议江苏省与镇江市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救生文化特色主题园建设,将其打造成为中国救捞演练、培训、教育和娱乐一体化的综合性基地,推动救生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举办“2026年中国创设救生船千年大会暨国际救生文化论坛”,邀请国际救捞组织成员共同参与,深入探讨中国古代救生文化与世界救捞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与交互影响。

此外,李颖还建议激活传统文化基因,构建民间救生联盟,以2023年复会的京口救生会为平台,由中国潜水救捞行业协会牵头,联合各地见义勇为基金会,组建长江民间救生组织联盟,打造一支覆盖长江流域的民间应急救援预备队,为水上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让千年救生智慧从长江走向世界,这是中国应急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课题。”李颖坦言,文化建设和“出海”并非一日之功,希望通过系统创新,让世界看到中国不仅在经济上崛起,更在文明维度为全球应急体系贡献独特的东方智慧。

政府信息公开 交通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