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六盘山地区,平均海拔2400米以上,山高坡陡,312国道在这里盘旋起伏。夏秋多雨雾、春冬多冰雪,六盘山隧道养护站就在山中,35名养护站职工守护着隧道安全。
“老马,下雪了,赶紧上路!”春节前,宁夏迎来了一场大范围降雪,宁夏公路管理中心固原分中心六盘山隧道养护站副站长马小军接到电话,迅速穿上衣服,拿起设备往外冲。漫天飞舞的雪花中,一辆多功能除雪车由远处奔赴而来,除雪铲卷起厚厚的积雪,车后的公路像一道黑色“游龙”逐渐延展。
几个红色的身影在雪中奋力挥舞着大锹,把融雪剂撒出去。地处高海拔地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加大了公路养护难度。马小军告诉记者,冬天养路工经常顶风冒雪在辖线公路急弯陡坡、背阴路面、长大下坡、隧道进出口等路段撒布融雪剂、防滑砂。
刚撒完一轮融雪剂,在六盘山隧道西口,马小军遇到了群众求助。“能帮我们绑一下防滑链条吗?我们车上带了,但不太会安装……”马小军和同事杨永恒随即上前帮忙。此时六盘山室外温度已降至零下15摄氏度,二人直接扑在雪地上,抬升千斤顶、安装防滑链,经过十几分钟的操作,防滑链条安装完成。
进入六盘山隧道,机电技术员李煌和同事们对隧道机电和照明设备进行全方位检查。重型卡车不时擦身而过,发动机声、鸣笛声、行驶中的震动声等混合而成的噪声震耳欲聋。“在隧道里工作说话要大声喊。”李煌说,这条长2385米的隧道是自己最主要的工作场所,刚参加工作时,孤守偏僻大山的现实和工作的辛苦曾一度让他感到迷茫,多亏老师傅、老前辈们的带动,让自己逐渐积极乐观面对工作。
近30年的时间里,养护站人员不断更迭,但是对工作的坚守传承至今。养护站办公区域,挂满了整整两面墙的荣誉牌匾。多年来,六盘山隧道养护站获得40多项荣誉,“守隧人”朴实笃定守护过往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