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后,秦岭山区多次银装素裹。为确保公众出行安全,降雪预报后陕西省西安市进山峪口便会进行交通管制,“西安路网”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实时更新预警信息、车流量、交通饱和度、温度变化等信息,方便司乘人员规划出行路线。这是西安市公路局“山区普通干线公路安全运行保障及应急处置数字化应用示范项目”服务管理功能的具体体现。
该项目聚焦210国道秦岭山区公路数字化转型,通过完善全线公路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气象全要素监测网及山区公路线路预报与短临预报服务系统,融合风云气象卫星和8部相控阵组网雷达数据,自主研发基于视频AI技术的公路崩塌落石瞬时监测预警系统,全面提升山区公路通行能力、安全水平和应急处置效能。该项目入选交通运输部首批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典型案例,是陕西省唯一上榜案例。
近年来,西安市公路局积极搭建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数字路网,通过构建新体系、汇聚新动能、夯实数字底座,持续推进民生服务更优质、交通运行更顺畅、应急保通更高效,给公众带来更加智慧、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应急物资人员调拨“一键通”
近日,在107省道西安段,公路管养人员用手机拍下公路的病害问题,所拍内容实时回传到养护中心,这些病害点位信息为养护人员制定下一步集中养护计划提供参考。除人工巡查外,西安市公路局还在巡查车辆加装GPS和车载监控,从而保证巡查频次和里程覆盖率。
西安市公路局将数字化融入到智慧养管中,公路养护质效加“数”蝶变。开发综合移动终端,具备预警信息推送、路网视频查询、巡查监管统计等功能;利用AI巡检及CICS多功能路况检测车开展路况调查,提高路面病害巡查效率,让有限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西安市公路局联合陕西省公路局共同编制地方标准《公路灾害自动化监测技术规范》,建设数字化灾害监测预警体系,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建立公路应急物资管理应用系统,实现物资和机械出入库动态管理、移动端一键扫码便捷查询、物资和队伍调拨“一键通”;建设智慧服务区,增设新能源充电桩,提升服务水平。
交通数据资源云上汇聚
2024年,财政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引导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通知》,为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按下快进键。新形势下,西安市公路局创新思维筑牢数字技术底座,扎实有序推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
依托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西安市公路局深度参与建设西安交通运输应急保障与协同调度平台,实现路网事件和公路交通数据资源云上汇聚、互联互通,形成城市应急体系“一盘棋”;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构建210国道数字孪生平台,实现山区公路资产可视化、数字化管理;联合长安大学研发基于视频AI技术的公路崩塌落石瞬时监测预警系统,提升公路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效能;进一步扩展试点项目应用,在108国道周至山区段开展公路气象融合监测能力试点提升项目。
此外,西安市公路局还积极参与“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及应用可视化研究”“山区公路自然灾害数字化应急关键技术”“普通干线公路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处置技术与装备研究”等科研项目,行业软实力建设成果丰硕,为推动公路养护管理提质升级贡献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