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适应现代化治理的江阴海事局水上交通管理中心全新建成投入运行(见上图)。江阴市长江水上交通安全专业委员会成员在这里齐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水上安全治理新实践,这是江阴海事局深入开展主题教育的生动缩影。
“在主题教育中,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实践导向,不断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行动。”江阴海事局党委书记、局长张金宝表示。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江阴海事局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下功夫,以笃信笃行、实干实绩推动主题教育入心见行。
坚持问题导向 以调查研究含金量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坚持问题导向,深入实际摸清真实情况。
聚焦江苏海事局局长朱汝明在综合调研期间的部署任务以及年度目标任务,江阴海事局党委确定“水上交通一体化组织指挥体系建设”等11个调研选题,推出“指挥中心智能化升级改造项目”“打造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精品项目”等“7+24”项亮点、重点工作项目,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以项目化、清单化推进调查研究。
截至目前,该局班子成员先后23次走访调研,与210余名码头人员、船员、干部职工交流座谈,征集到涉及安全治理、推动发展等8个方面共109条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11篇,立改废相关制度18项,加快推进调研成果转化,确保“调”出实招、“研”以致用。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6月7日,江阴海事局党委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组织撰写的《关于加快推动江阴港打造百万标箱强港的报告》,深层次分析现状问题,多角度提供专业建议,得到了江阴市委书记许峰批示肯定。
调查研究要念好“深、实、细、准、效”五字诀。7月初,正值夏季用电高峰,为更好地保障“苏冀电煤航线”畅通,江阴海事局领导带队全程随“太湖8”轮前往唐山港,与船员开展“海上夜话”,通过“聊家常”了解船员诉求。
随后,稳步推进船员行业党建,系统性研究制定“1+1”党建联络指导机制、畅通船员诉求表达渠道、便利船员业务办理、聘任船员参与治理等服务“苏冀电煤航线”六大举措,让党徽在国家能源物资保通保畅中熠熠生辉。
坚持目标导向 以为民服务实效度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江阴海事局党委锚定党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奋斗目标,努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8月3日,“皖中1986”轮及时靠泊江阴中粮码头,运输的夏粮快速转运入库。
“有了临时待泊点,码头的运转效率明显得到提升。”中粮码头调度长潘聪敏告诉记者,以往运粮船要先靠泊抽样检查、后离泊等待结果、再靠泊卸载粮食,“现在在江阴海事部门的推动下,在码头前沿专门划设临时待泊点,供装卸货船舶使用,这样我们的船舶就不需要长距离往返、高频次‘划江’,既减少了时间延误又降低了安全风险。”
据悉,长江江阴段今年新增4处临时待泊点,最多可供30余艘船舶停泊,有效缓解船舶“锚泊难”问题。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快来看,观测到12头江豚。”在江阴长江大桥水域调研的长江江豚调查人员兴奋不已。在船舶污染防治攻坚战中,江阴海事局敢打头阵、勇当先锋,强化落实《江苏省长江船舶污染防治条例》,深化实施“一零两全四免费”机制,推动码头岸电设施100%全覆盖,指导长江干线最大洗舱站规范运营,实现到港危化品船舶“应洗尽洗”,辖区船舶污染物接收数据位居长江沿线前列。
除了保持防污力度,江阴海事局还不断延伸深度、拓展广度。6月14日,该局与江阴海关签署合作共建协议,创建国际航行船舶压载水排放示范区,深化压载水监管联动机制,严防外来水生物破坏水域生态环境。
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高效运行无锡地区首个船员远程考场,加快建设江阴水上绿色综合服务区,组织开展海事夏令营,推动成立江阴船员体检机构填补锡常泰地区空白,江阴海事局用一桩桩民生实事、一件件暖心实举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
坚持实践导向 以推动发展贡献率检验学习成果转化率
安全是高质量发展题中之义。江阴沿江港池群,由5个相邻港池组成,日均作业、待泊待闸船舶约1500艘次,年吞吐量近亿吨,规模居江苏首位。在船流密集度、作业饱和度、安全风险度都高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船舶安全、有序、快速进出?
江阴海事局积智攻坚,找到了以“党建引领+数智赋能”的解题之道——
在管理理念上,创造性地引用“海绵城市”概念,牵头成立港池党建联盟,通过党建汇合力、聚资源、强联动,五个相邻港池如同海绵相互联结,让港池群“弹性适应”水上交通流的复杂变化;
在组织机制上,构建水上交通一体化组织指挥体系,打造全要素水上“大交管”,全新建设适应现代化治理的水上交通管理中心,以大数据应用为基础,以人工智能为手段,实现精细化感知、前瞻化分析、智能化研判、集约化管理。依托80米趸船提档升级新夏港河口快反处置中心,推进快反中心、锚调中心、港调中心合署办公,为港池治理提供强有力的现场支撑;
在软件设施上,牵头开发统一锚泊调度系统和港池群智能管理系统,融入江阴船闸过闸服务综合平台数据信息,实现船舶统调进出、智能排号、全程指泊、快速过闸,“三位一体”推动实现最密集“港池群”标准化管理。
以更优服务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我们制定实施了涵盖服务发展、服务群众、服务职工等3个方面11项举措的‘三服务三提升’清单。”江阴海事局政委高革人介绍,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该局聚焦主题主线,立足主责主业,推出了一系列激发航运活力的创新举措,包括深度参与江阴港“双联双提”工程专题调研,签订《关于推动江阴临港开发区沿江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备忘录》,加快江海联运枢纽建设,大力支持江阴港“陆改水”业务,启用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快结快办”绿色审批通道,平均口岸通关速度提升30%;发挥专业优势,推动长江江阴段疏浚砂综合利用,让“放错地方的资源”重回产业链,实现航运安全和经济效益双赢;充分挖掘12.5米深水航道效能,服务保障申夏港区新增3个集装箱泊位建设,支持兴澄特钢20万吨级码头改扩建工程顺利通过水上交通安全条件评价,推进国际航行船舶进出口岸“零等待”,助力江阴港成为长江CAPE型船装卸首选港等等。
据悉,上半年江阴海事局累计服务保障22.6万艘次船舶、2.22亿吨货物安全进出江阴港,同比分别增长20.6%、8.5%。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江阴海事局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期为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