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过去的一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充分发挥国家海上搜救和重大海上溢油应急处置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优势,全力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全年累计组织协调救助行动1758次,成功救助中外遇险船舶1110艘、中外遇险人员10834人,搜救成功率为95.8%。
为鼓励社会搜救力量参与海上的搜救行动,近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组织专家对35家省级海上搜救机构推荐的2020年搜救奖励申请材料进行了评审,评审结果已于4月底通过交通运输部官方网站进行了公示,下一步我部将按规定对符合条件的社会力量,陆续发放奖励资金583万元。
可以说海上的搜救工作是一项社会公益性事业,是政府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救助力量又是我国海上搜救力量的重要补充,在海上搜救行动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为维护海上交通安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都作出了贡献。
比如,此次获得奖励资金最高额度10万元,获得的是温岭市石塘海上平安民间救助站,这个站的名字各位记者朋友可能不熟悉,但对站长,我说出他的名字,我相信大家一定会非常的熟悉。这个站长叫郭文标,在周边的海域这些渔民,大家尊称成“平安水鬼”。可以说有他在,周边渔民的出海,对自己的安全就比较的放心。以他为站长的救助站,在2020年,共参与30多起险情的应急处置,救助遇险人员182人、遇险船舶39艘,为挽救人命财产安全、维护辖区水域安全作出了突出贡献。
据统计,2011年至2020年十年间,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共组织搜救行动19914次,出动船舶92367艘次,累计救助超过了15万人、挽回财产损失超过730亿元,其中社会力量参与海上险情救助的船舶达62032艘次,占搜救船舶总数的67.2%以上。自2007年以来,中国海上搜救中心每年对上一年度参与海上搜救行动的社会力量进行奖励,2007年至2019年底,累计发放奖励金额超过了1亿元,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力量参与搜救行动的积极性。